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25 浏览量:4
昨日(23日)上午,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市委礼堂隆重召开。万庆良、陈建华等市领导和省科技厅李兴华厅长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得2011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和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代表颁奖。
来自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的陈昌、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黄邦海,他们分别代表各自的领域,第一次荣获这个殊荣。
企业成为创新主要力量
据了解,2011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奖80项,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一等奖14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2项。本次获奖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充分体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78个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59项,占获奖总数的75.64%;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50项,占获奖总数的64.10%。同时,获奖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新增产值55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节约开支超过13亿元。
此次获奖项目中,33项科研成果涉及农业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占获奖项目总数41%,为幸福广州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引领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奖颁发的背后,是广州科技产业引领转型升级的长足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353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404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3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在网络贸易、电子商务、数字娱乐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新业态,网络商都建设取得大发展。
同时科技服务民生能力有新提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网络化,287项政府服务实现网上办理。智能交通实现对全市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定位和指挥调度。智慧医疗方面逐步为全体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和专家会诊。
创新资源集聚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2011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新增数量为历年最多。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项,经费比2010年增长6倍;获得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652项,经费7.46亿元,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引进13个国际领先科研创新团队和25名领军人才。
未来要弥补科技短板
不过,陈建华市长也指出了广州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一是创新投入不足,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偏少,四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
陈建华表示,下一步要加强一下五方面的工作,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推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构筑更完善的开放型创新体系,二是发展更高端的创新型产业,三是树立更高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四是培育引进更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五是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广州。”
陈建华同时透露,本月30日,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将正式挂牌,同时“天河二号”机组的先导系统也将正式运行,其速度在全国排第五位。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