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25 浏览量:4
利用云南特色杜鹃花资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我国首批高山杜鹃新品种,填补了我国高山杜鹃花育苗空白,也为杜鹃花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春节期间,高山杜鹃已正式进入年宵花队伍,成为花卉市场新宠。据统计,云南各类高山杜鹃总储备量达1000余万株,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业内人士预计,两三年后,作为年宵花的高山杜鹃年上市量可超过10万盆,在国内外市场占一席之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在云南16个州(市)进行杜鹃花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对杜鹃花适应性、生态习性、抗旱性、花期以及引种驯化方法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用实生苗移植和营养繁殖方法开展了云南杜鹃花异地驯化,发现有性繁殖是杜鹃花异地驯化最有效的方法;成功驯化栽培杜鹃花属种质资源246种(变种、品种),建立了杜鹃花活体保存基地“昆明羽西杜鹃园”。
通过露珠杜鹃和马缨花人工杂交,成功培育出杜鹃花新品种“红晕”,该品种表现出了优良的园艺学性状和较强的耐旱适应性;通过多种源混合播种利用实生苗选育技术,从羊踯躅实生群体中选育出花色罕见的杜鹃花新品种“金踯躅”;利用芽变稳定技术培育出了“喜临门”、“紫艳”、“娇艳”、“雪美人”4个杜鹃花新品种。这几个培育的新品种,是我国首批高山杜鹃新品种,填补了中国高山杜鹃花育种空白。同时,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首创漂浮育苗法,实现了种苗的高效繁育,突破了杜鹃花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了大田种植。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