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04 浏览量:4
近年来,嘉善县依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创业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场地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资金扶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助推“培育孵化+加速发展+产业化生产”的“保姆式”服务,成功培养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引进企业150多家,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的研发机构6家,吸引了一大批留学归国人员、高学历人员创办的企业等;从中心内 “毕业”的企业累计达50余家;中心二期已有二三十家企业有意向入驻。其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创建创新人才“集聚地”。出台《关于加快嘉善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嘉善??精英引领计划”等政策措施,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来善创业谋业,提升企业技术软实力。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善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项目评审后分别给予100~50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和相应的房屋奖励;凡进入中心并正常运作的科技型企业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享受房租减免、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土地供应、融资服务全方位扶持。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博士75人、硕士115人、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归国留学人员39人。中心内一批优秀的科技企业家脱颖而出,如邹军博士等七人先后入选2010、2011年“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
二是强化硬件设施,提高孵化培育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健康成长“根据地”。在科创中心一期总投资7500万元,建筑面积37800平方米,其中公寓房、会议室和餐厅等配套用房7000多平方米的基础上,在该县大云镇建设科创加速器,目前已扩容至2.2万平方米并投入使用。2010年初,启动建设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77000平方米的科创中心二期工程,目前已结顶。建成后,整个科创中心孵化面积将超过10万平方米,将会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较大的综合孵化器之一。同时,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在硬件设施建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专业孵化楼均配备了先进的通讯、网络、供水、排污等相关设施,实现“千兆到中心、百兆到桌面”,充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的多样化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50余家,培育毕业5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毕业企业15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15家、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128家。
三是突破资金短板,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企业投融资“大联盟”。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努力开辟多种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出“银善皓月??中小企业债权信托基金”。目前,已累计帮助创业企业取得无担保的低息贷款融资近五千万元。同时,与县村镇联合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或以无形资产质押为主的组合贷款业务,2009年以来已为孵化企业落实近千万元的银行贷款。建立与国内知名风投机构的长效联络机制,在企业发展的恰当时期吸引风投资金进入。2011年7月,由嘉善县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嘉善县国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共同出资的嘉善首家红色风险投资机构——“嘉善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更加有力的促进高科技孵化企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孵化企业华震公司成功引进上海三家风险资本的注资,华江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六所开展了融资合作,同时多家科创企业已与有关机构达成初步意向并保持着长期联系。
四是重视技术革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器”。在新型光源、电力电子、数码三维成像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引进涉及电子信息、软件开发、LED新光源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项目,逐步构建LED产业园、电力电子产业基地和数码三维成像产业的“多维谷”。同时,在科创二期建设过程中,加强创意类项目的前期招商工作,以中心内现有软件企业集聚为契机,创建软件园区。目前,科创中心累计引进软件类企业40家,在孵企业26家,其中纯软件设计类企业9家,涉及网页制作、广告动漫创意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软件设计等多方面。截至目前,中心内孵化企业累计申报各类项目近400项,其中列入国家级9项、省级99项;申报各类专利198项,已授权8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1项。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嘉兴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