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我国科学家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

我国科学家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6-05    浏览量:4

  癌症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原发肿瘤不断转移的过程。肿瘤细胞的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高灵敏的检测脱离了原发肿瘤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肿瘤复发的监测以及肿瘤新药的开发等。核酸适配体是一类经过人工进化筛选出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可特异性、高亲和力识别靶分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核酸适配体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核酸不仅可以编码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也可以作为新的特异性识别元件和功能材料。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蔡林涛课题组采用量子点团簇阳离子交换反应,结合两段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成功实现了淋巴瘤细胞(Ramos Cells)的高灵敏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最新出版的《化学通讯》(Chemical Comunications)上。

  以上研究和前期该团队在纳米探针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均由深圳先进院独立完成。该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广东省创新团队等项目资助。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