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08 浏览量:4
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厅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创新需求,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下拨省财政经费2.31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2.67亿元,立项新建了11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其中产业技术研究院4项、企业技术研究院6项、创新平台提升项目8项、重点实验室5项、科技服务平台44项、企业院士工作站49项。至此,全省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2371个(其中国家级57个),总量和国家级数量均处全国前列。多年实践表明,江苏科技创新平台现已逐步成为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科技公共服务的“主力军”、重大创新活动的“组织者”、重点创新成果的“产出源”,为江苏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12年4月底,2011年度116个科技创新平台积极落实“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在不到1年时间里,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6项,申请发明专利342件,开发新产品370多个,形成新技术170项、新工艺132项,开展社会服务5254项次,总体建设进展顺利,支撑作用开始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3万吨/年PTT聚合装置投运。成为继美国杜邦、壳牌之后全球第3家完全掌握PTT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的企业。(恒瑞)创新药物研究院成功获取1类新药艾瑞昔布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二是获得若干行业资质认可。省化学电源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已获得相关军品检测资质,成为国际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IEC TC35)成员,具备国际标准话语权。省动物实验动物开放服务中心是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唯一的非人灵长类分中心,已通过GLP实验室认证。省电机能效定级及故障诊断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第2家国家能效标识管理中心的电机能效标定实验室。
三是推动相关企业转型升级。南通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建设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封锡盛院士工作站后,共同研发“自动控制型清除附着物机器人”,有力带动了企业由传统生产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常州博万达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在院士指导下,开展安全带智能安全约束系统研究,不到1年时间,针对儿童的安全约束系统已进行试销售,智能安全带也已成功开发并进入测试阶段。
四是创新多种服务手段。(吴江盛泽)丝绸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了“中国绸都网”等中英文网站,并创办行业专业期刊;组建了苏州市级面料行业联盟,牵头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推出金融信贷产品,实现了企业、平台、银行三方共赢,年服务收入近千万元。苏州新药研发外包技术服务中心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吸引9家企业进驻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带动当地医药行业发展。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