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四川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08 浏览量:4
四川是柑橘大省,柑橘也是四川最大宗的果树。但我省柑橘品种以中熟为主,成熟期集中在每年11月至12月,造成市场短期过饱和,果农滞销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制约着我省柑橘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调整柑橘品种结构。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计划及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等科技项目支持下,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建军领衔的柑橘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经过20多年持续攻关,攻克了制约我省柑橘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品种上,选育出次年2月成熟、采收期可延迟到4月的晚熟新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筛选出耐碱性、耐裂皮病并与塔罗科血橙配套的砧木新品种“资阳香橙”,均成为我省主推品种,使我省晚熟柑橘从不足3%提高到12%,有效解决了我省柑橘中熟品种比重大、熟期高度集中的品种结构问题。
技术上,集成和创新了早花结果、初果期旺树改造、大树高接换种快速投产、增糖降酸、留树保鲜等7项关键技术,制定了已经颁布的行业或地方标准10部,攻克了柑橘深加工技术并研发出用于出口的血橙花青素苷等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应用上,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科技园区、果业技术协会等推广方式,在资中县、简阳市、富顺县、大英县、仁寿县等地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全省血橙从0.8万亩发展到33.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血橙基地(占全国的86.2%)。目前,我省晚熟柑橘市场竞争力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2年6月1日,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血橙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项目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