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福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11 浏览量:4
过去一年,三明市新增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27.8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4.7%。这是“十二五”开局以来我市在高新产业发展取得的新突破,也是我市科技发展及其助推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就缩影。“十二五”开局以来,我市科技工作围绕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突出成果转化、技术创新、项目带动,为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新成效。
高新产业发展有新突破。我市围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策划实施,落实扶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有新活力。我市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通过发挥省、市级创新型企业的试点、示范作用,引导全市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同时深入开展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清零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立研发机构。目前,全市建有博士后工作站5家、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16家、市级技术中心26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7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含试点)45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优势企业16家。
争取项目支持有新进展。我市围绕市五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针对产业、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引导企业策划生成一批自主创新水平较高、产业带动性较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延伸拓展产业链,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目前,全市104个科研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盘子,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9个,获资助经费2472万元。
专利和科技成果有新业绩。我市深入开展企业拥有专利清零行动,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专利申请重点是发明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提高企业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水平。目前全市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47.14%、63.98%;全市经评审鉴定的科技成果28项,其中国内领先17项,9项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
科技人才培养有新提升。我市健全完善科技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以项目资助的形式,发现、培养、稳定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引导企业主动寻求同外部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借助外智外力发展自己。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8.5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3.37万人。今年4月,我市3人、2个团队入选省第二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2人入选省首批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5人入选省首批海西创业英才,6人入选省首批优秀人才。
科普宣传工作有新成效。我市通过举办科技??人才活动周活动,组织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深入基层,集中宣传科技政策、科技法律法规及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科技发展、支持科普工作、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7个县(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称号,2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星火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