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徐建中院士:我国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严重不足

徐建中院士:我国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严重不足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06-15    浏览量:4

  中国科技网北京6月14日电 “我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不能独立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徐建中院士在题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和科学问题的一些分析》的报告中,分析了我国与航空强国的差距,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严重不足”。

  航空发动机代表装备制造业最高技术水平,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产业链很长,对机械、冶金、材料、电子、信息等诸多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徐建中介绍,我国航空发动机在测仿中起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以军用发动机为主,在维护修理、测绘仿制、改进改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共产生了几十个型号近6万台各型发动机,对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原创性技术太少,与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造技术和设备,而民用航空发动机基本上依靠国外采购。至今,发动机仍然是制约我国军民用航空平台发展的主要“瓶颈”,徐建中认为,根源在于基础研究严重不足,长期以引进仿制为主。

  “美国、俄罗斯和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都是从仿制起步的,但美、俄仿制后就开始做自己的发动机,而我们却一直在仿制。”徐建中说。

  航空发动机研究和发展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演示验证—型号研制—使用发展。“国外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而我国是有了具体工程发展型号,再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徐建中说,“这不符合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客观规律。”

  “航空发动机是综合的高技术,特别是其中的高压、高温、高速、旋转和化学反应交织在一起,涉及许多科学技术领域,有众多的基础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为了独立自主研制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必须特别重视基础研究,同时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徐建中说。

  据了解,目前“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已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这将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和加快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

  “虽然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是只要我们发挥全国优势力量,进行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这种差距就有望迅速缩小。”徐建中说。(记者 刘莉)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