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汪洋东莞专题调研:东莞是广东转型升级的缩影

汪洋东莞专题调研:东莞是广东转型升级的缩影

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27    浏览量:4

  昨日,省委书记汪洋到东莞进行专题调研。他指出,在过去的基础上,东莞的新班子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务实创新、统筹规划,工作谋划上有新设想,工作举措上有新动作,工作成效上有新进展。

  汪洋强调,东莞是广东转型升级的缩影,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坚定不移调整结构,坚定不移开展“三打两建”,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相信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一定会再创辉煌。

  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副省长刘志庚,市领导徐建华、袁宝成、李毓全、姚康、黄双福、甄瑞潮、崔建、刘卫芳、梁国英、邓志广、王检养、潘新潮等参加调研活动。

  汪洋语录

  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质的转变。

  经济下行的压力就是调整结构的动力,没有经济下行的压力,就没有经济调整动力。

  坚定不背速度的包袱,但要增加调整的压力。速度可以不提过高的要求,但结构上要提要求。

  坚定调结构,调过来,就进步;调不过来,就落后。转,就前进,不转,就堕落。

  “三打两建”为的是培养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也是创造转型升级的条件,因为转型升级需要一个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

  “三打”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用“打”的效果,把群众调动起来、把认识统一起来。

  东莞有今天,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样,解决今天的问题还需要改革开放。

  希望大家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共同为东莞的明天努力奋斗,让东莞的明天能在我们的努力下崛起,不要让后人讲,你们当时没有努力所以东莞才有今天。

  ——汪洋谈转型升级、“三打两建”和改革开放

  声音

  东莞是外界观察广东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窗口。希望东莞利用时机下决心转型升级,做好腾笼换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

  ——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充分肯定东莞的经济发展地位

  听了市委市政府介绍后,感觉东莞的新班子对省党代会的贯彻是积极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是坚定不移的,又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环境。

  ——副省长刘志庚表示,为东莞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

  宁愿牺牲战术排名 也要确保战略转型成功

  汪洋一行先后深入大朗工商分局、松山湖、莞城罗沙社区,实地视察我市“三打两建”、商事登记改革、产业发展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下午3时许,汪洋在莞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工作以及“三打”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等进展情况汇报。徐建华说,今年以来,东莞经济呈现低位开局、趋稳回升迹象,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一定增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东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努力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齐心协力打好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徐建华说,在省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工作,虽然当前我市发展中仍面临着保增长的巨大压力和企业订单不足、经营困难、出口增速下滑等突出困难和问题,但全市经济出现了工业结构优化、引资结构优化、投资结构优化、贸易结构优化等积极变化。

  “这些变化虽然是阶段性的,但进一步坚定了东莞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徐建华表示,东莞将牢记汪洋书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任务”的指示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把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打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的意识,淡化“战术胜利”、注重“战略成功”,忍受“缺氧”阵痛,坚持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理念,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宁愿牺牲战术排名,也要确保战略转型成功,以实际行动回报省委省政府对东莞的关心和厚爱。

  经济下行的压力 就是调整结构的动力

  听取汇报后,汪洋充分肯定了东莞市委市政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东莞新班子在过去基础上,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务实创新、统筹规划,工作谋划上有新设想,工作举措上有新动作,工作成效上有新进展,虽然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但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对于东莞当前最紧迫的转型升级工作,汪洋指出,东莞是广东、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发展最快、贡献最大,正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解决了当年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市场的问题,实现了发展原始积累,带动了东莞工业化、城市化,但这种模式确实发展到了极致,所以东莞当前转型的任务最重、面临的矛盾最多、工作的难度最大、大家的付出也是最多,但由于问题、矛盾是长期积累的,因此还没有真正迎来转型升级的拐点,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汪洋强调,东莞要坚定不移调整结构。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经济下行的压力,就是调整结构的动力。要坚定调整结构的信心,坚决不背速度的包袱,但要增加结构调整的压力,用好市场的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用较慢的发展速度换较好的产业结构。

  汪洋强调,东莞要坚定不移开展“三打两建”。转型升级需要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三打两建”目的就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增强东莞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重拳出击,斩断“利益链”,深挖“保护伞”,侦破一批大案要案,整治一批问题突出的地区和行业。要充分宣传典型案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发动群众支持“三打”。

  汪洋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东莞有今天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解决当前东莞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商事登记制度等领域改革力度,使之能够适应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要求。

  考察现场

  昨日,汪洋到东莞进行专题调研,在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副省长刘志庚,市委书记徐建华等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大朗镇工商分局和莞城街道罗沙社区,了解商事登记改革,并考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关键词1 “三打两建”

  东莞“三打”挖出“保护伞”15人

  自“三打两建”工作开展以来,东莞把“三打两建”作为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抓手,服务东莞科学发展大局,努力实现高水平崛起。

  上午9时许,省委调研组抵莞第一站就听取了东莞市“三打”部分大要案例现场汇报。“案件是怎么查到的?不法分子来自哪里?”汪洋一边听介绍,一边关切地问。

  市委副书记姚康汇报说,东莞坚持重拳出击,严查大案要案,力求斩断“利益链”,挖出“保护伞”,目前,“三打”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6月17日,全市共查处7994条线索,大要案201宗。其中,立案查处欺行霸市案件433宗,打掉团伙63个,立案查处制假售假案件4647宗,捣毁窝点457个,涉案金额2.6亿多元;立案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9宗,查结26宗,涉及公职人员46人,其中镇街局级干部9人;斩断“利益链”46条,挖出“保护伞”15人,为实现“市场经济秩序更加规范、社会治安更加良好、社会大局更加稳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听取汇报后,汪洋充分肯定了东莞“三打两建”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随后提出一个思考:在“打”的过程,要认真分析不法行为形成的气候和土壤,做到标本兼治,“‘三打’要从根上查找因,不能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汪洋希望东莞“三打”工作开拓新思路、尝试新办法。

  关键词2 商事登记改革

  “大朗商事登记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三打”现场汇报结束后,汪洋一行来到大朗工商分局,视察大朗工商分局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情况。

  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科的张志云介绍说,自4月起,市委市政府将大朗定为东莞市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以来,在5月4日至6月15日短短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大朗工商分局累计核发营业执照1042宗,相当于2011年(3650宗)的28.5%。

  与商事改革之前相比,如今在大朗办理营业执照最快能在1小时内领证,一般情况下1个工作日内完成,最长也不超过5个工作日,试点期间日均(按工作日计算)核发营业执照数是2011年日均的2.3倍。

  “5月4日到现在,核发营业执照1000多宗,开始营业的有多少?” 在大朗工商分局一楼办事大厅,汪洋关切地问道。大朗镇镇长谢锦波回答说,据了解,有30%的拿证者如今都开始营业了。

  “减少了哪些程序”、“感觉方便么”……在办证大厅,汪洋随机与四位前来办证的市民进行了交流。当得到办证市民的满意答复后,汪洋高兴地说,大朗商事登记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对于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试点迈出的第一步充分肯定。

  “商事登记改革开了一个好头,但只是一个好头。”离开大朗工商分局时,汪洋谈了此行的感受。他说,商事登记改革只是一个突破口,迈开了第一步,但商事登记改革的成功并不是工商部门一家的事,各个部门都要动起来、跟上来,要把后续的监管问题、后续一系列审批问题加速落实下来,做到改革的真正成功,营商环境真正的改善。

  关键词3 台湾高科技园

  为生物产业在莞扎根提供平台

  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是2009年6月省委书记汪洋亲自倡导设立的。建园之初,他曾3次亲临松山湖会见台湾高科技企业考察团,推介园区投资环境。

  昨日,汪洋一行再次来到园区,在听取市政府副秘书长、松山湖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宁的汇报,并会见了由台湾联华公司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率领的台湾、美国加州生物技术考察团。

  汪洋说,改革开放以来,台资企业顺应世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将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能力转移到珠三角,在电子信息等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加速了广东工业化进程,促进广东经济的跨越发展。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世纪,粤台加强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合作,既适应广东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是两岸合作共赢的新载体。广东将进一步优化软环境,为生物科技产业在广东、东莞扎根提供良好平台。

  汪洋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具备了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良好条件。希望大家把科技实力雄厚、研发能力领先等优势,与广东的市场、产业、体制和观念优势结合起来,把更多的优质资源和项目投放到东莞、广东,协同创新,紧密合作,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

  宣明智以及考察团成员介绍了生物科技的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提出与广东合作的思路和具体设想。他们希望把此次考察作为合作的契机,了解广东投资环境,寻求合作商机。

  关键词4 农村基层体改

  “一分一合一统筹”焕发莞城活力

  针对农村社区集“基层自治、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原有管理模式,成为制约莞城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实际情况,为此,莞城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了综合改革。

  下午2时许,汪洋一行专程来到莞城街道罗沙社区,视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一分一合一统筹。”莞城街道党委书记刘林宏用“三个一”汇报了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所谓“一分离”就是推进“政经分离”;“一整合”就是精简架构、整合资源;“一统筹”就是创新统筹管理机制。

  “财政负担加重了没有?”“改革后成效怎么样?”汪洋边听介绍,边关切地询问。

  刘林宏回答说,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得以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发展经营事务,实现集体和个人收入稳步提升,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明显下降,农村集体债务风险得到较好控制。

  得知这些可喜的变化后,汪洋鼓励莞城、东莞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活村组发展活力,促进村组经济可持续发展。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