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山东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29 浏览量:4
今年以来,菏泽市全面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自主创新高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转变,加快构建集约发展新优势。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政府设立打造区域自主创新高地专项资金,三年内市级财政不少于1亿元,各县区财政不少于3000万元,重点支持促进“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转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健全研发投入制度,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以上,其它工业企业达到1%以上。拓宽融投资渠道,开展科技金融合作,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达到1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0.9%以上。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立足全市产业提升需要,加快建设山东省鲁南药物研究院、天津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山东省创新药物(菏泽)孵化基地、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新能源、新医药、新型煤化工等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年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家、重点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3家。
加快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抓好科技计划实施,按照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要求,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着力抓好重大科技项目的培植和集成。年内重点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重大专项10项,列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5项、省以上科技计划35项。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风险基金,对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先进成熟适用、市场前景广阔的成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年内重点转化100项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达到2300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560件。
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与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急需的技术、人才支持。围绕优势产业发展方向,面向全国聘请市政府科技顾问,提供高水准的咨询、策划方面的服务指导。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工程院等大院大所加强深层次科技合作,年内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150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物、精细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搞好实质性对接,年内策划实施10个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菏泽高新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功能,健全创新机制,年内通过省政府验收。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优质化服务。年内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0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型化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高端制造产业园、牡丹高科技产业园。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