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水母网 发布日期:2012-07-02 浏览量:4
6月30日上午,国内运营最为成功的27所国家大学科技园齐聚烟台,带来800余项科技成果,与高新区洽谈合作对接,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层次之
高,在烟台前所未有。在合作对接会上,烟台北航科技园、烟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园、北理工智能车载电源技术合作等三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投资6.5亿元的烟台北航科技园年内开工建设,预计4年之后将建成,创造的年总收入将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此次合作对接会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开展校地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全国洽谈对接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27所名校带来800余项科技成果
由高新区科技局牵头举办的“‘聚智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烟台高新区合作对接会”,吸引了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27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包括17所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来对接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带来了800余项科技成果,涉及机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相较于此前的合作对接会,这次对接会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也是最高的。”烟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会的大学科技园代表也都带来了与烟台高新区的合作计划,南昌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烟台地处沿海,与日、韩隔海相邻,具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优越区位优势。而南昌是“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南昌大学科技园是南昌首批认定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双方可以采取共建研发中心、委托开发、共同开发项目等方式进行合作。“烟台高新区政策优惠,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够有更多项目的合作。”
类似的观点,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很多,27所国家大学科技园纷纷看好烟台高新区的发展前景,对双方合作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服务中心副经理黄琳琳介绍说:“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拓展空间,我们目前已经和昆山、东莞合作建立分园,以后也可以尝试以此种方式和烟台合作。”
39家企业提供127项技术需求
陈培伦是烟台高新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主要生产经营耐腐蚀泵,公司有着11年的历史,“我们的产品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我来参加这次对接会,就是想寻找一些新技术产品。”
陈培伦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缺乏的就是技术创新,而这正好是大学科技园的优势所在,“我们从2004年开始,就和江苏大学开展合作,在水泵的设计研发方面,江苏大学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创新技术。”也正是由此尝到了校企联合的甜头,才使得陈培伦对此次对接合作会十分感兴趣,约定的洽谈时间还没开始,他已经相中了不同大学科技园的十余个项目。
首次参加这类对接合作会的宋骐羽来自烟台一家交通电子公司,见到他时,宋骐羽正在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桌位前排队等候咨询,记者了解到,宋骐羽所在的公司目前已经敲定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事宜,并已拟定了双方合作框架协议,正在着手准备联合创办公司。“我们企业目前需求最迫切的就是技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也迫使我们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高校自然是技术前沿阵地,但目前公司规模有限,直接引进高端人才有一定困难,这次的合作对接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这次合作对接会共组织有39家企业参会,提供了127项技术需求项目,在此之后,烟台高新区将与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或分支机构、共建大学科技园烟台产业化基地、管理孵化器和加速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
三个项目现场签约,烟台北航科技园年内开工
在合作对接会上,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零七研究所烟台研发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拟就智能车载电源技术进行合作开发。烟台高新区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签署了建设“烟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园”和“烟台北航科技园”的合作协议。
其中,投资6.5亿元的烟台北航科技园年内开工建设,预计4年之后将建成,届时,入园企业总数将达到150家以上,将吸纳1万余人就业,创造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北航科技园总经理李军表示,烟台北航科技园将成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院院士及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领衔的研究机构,将发挥联盟大学的技术研发优势,与烟台市雄厚、传统的工业基础优势、科研力量结合,转化一批优势科技成果,有助于烟台高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创新创业载体在高新区内正遍地开花。目前,烟台高新区以科技CBD创业大厦、中俄科技园、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等三大综合孵化器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技术、海洋工程、先进制造孵化器、文化创意等六大专业孵化器为重点,全区各类孵化器开工面积达50万平方米,建成25万平方米,到2015年,区内孵化器、加速器总面积将突破100万平方米。
相关链接: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大学科技园85家,85家大学科技园覆盖24个省,涉及大学130多家,大学科技园内研发机构有1200多家,在孵企业66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4300多家,申请专利56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300多项,其中15家大学科技园企业成功上市。
国家大学科技园坚持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地方特色和行业技术的协调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高校、研发及创业人员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性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