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顺利通过验收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顺利通过验收

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02    浏览量:5

受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委托,省科技厅、财政厅于2012年6月28日组织有关专家对渭源县人民政府承担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进行了验收。验收组通过现场考察渭河源种业开发公司和杨庄种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听取汇报、审查资料,质疑答辩,讨论评议,并由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等程序,一致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任务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项目是2009年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推荐上报,由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立项,项目实施期为三年,项目计划总投资34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专项经费190万元。

渭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按照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宣传到位“六到位”的要求,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项目实施期间,渭源县委、县政府围绕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项目实施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升产业效益;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或租赁、流转土地等方式,提高马铃薯种薯产业科技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项目实施期间,引进马铃薯优质专用品系50个,筛选出适合全县种植推广的鲜食外销品种2个,加工型品种2个。新建试验示范基地2个,试验示范推广4000亩。建成种薯扩繁基地40万亩,生产优质种薯80万吨。建成了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中心。新建原原种生产温室25座,建成智能化原原种贮藏恒温库1座,千吨以上种薯贮藏窖5座。建成原种生产网棚5140亩,生产原种1.2万吨。建立8个马铃薯种薯质量监测点。在会川、五竹两地建设马铃薯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种薯量达到35万吨以上。制定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等三项地方标准。《马铃薯新品系92-24-114(陇薯10号)选育》等3项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发表相关论文13篇。举办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班32期,印发培训资料5万份,培训农民4万多人。新成立马铃薯专业技术协会23家,建立星火学校1所,新开通科技服务网络21个。项目区农民亩均从马铃薯种薯产业中获得收入910元,亩均带动增收240元。2011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1.23亿元,增长2.16倍。

近年来,渭源县坚持“立足资源促经济、开发优势抓产业、依托科技增效益”的思路,紧紧围绕定西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确立了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的目标,制定了《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按照“布局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狠抓马铃薯种薯扩繁体系建设。通过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马铃薯专业技术人员,稳步推进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强了基层科技服务能力,使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科技含量提升、整体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马铃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县级财政的高速增长,真正实现了民“富”县“强”的目标。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