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版纳园研究揭示低等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的原始排列情况

版纳园研究揭示低等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的原始排列情况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7-04    浏览量:4

冬虫夏草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含有自身的DNA,其基因组中包含有核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基因重排和基因二级结构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为种群遗传结构、生物地理学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标记。

  鳞翅目包括45-48个总科,是昆虫纲第二大类群。双孔类(Ditrysia)包含了98%的已知鳞翅目物种,被称为高等鳞翅类。以前对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孔类的7个总科。这些高等鳞翅目线粒体基因排列相同,与昆虫线粒体基因的原始排列相比有一个基因发生重排。云南蝠蛾(Thitarodes yunnanensis)和人支蝠蛾(Thitarodes renzhiensis)是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属于外孔类(Exoporia)蝙蝠蛾总科(Hepialoidea),是鳞翅目种低等类群。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组曹永强博士在导师杨大荣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对云南蝠蛾和人支蝠蛾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发现其基因排列与高等鳞翅目不同,但与昆虫线粒体的原始排列一致,并且在所测蝠蛾属昆虫线粒体基因组中没有发现高等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组共有的一些保守元件。

  蝠蛾属两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排列特征揭示了鳞翅目线粒体基因重排发生在蝙蝠蛾科从其他鳞翅目分离之后。这些特征增加了人们对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特别是基因重排机制有一定的价值。

  该成果以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two ghost moths, Thitarodes renzhiensis and Thitarodes yunnanensis: the ancestral gene arrangement in Lepidoptera为题,发表在BMC Genomics(doi:10.1186/1471-2164-13-276)上。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