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 - 陕西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专访录

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 - 陕西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专访录

信息来源:陕西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09    浏览量:4

  2012年6月25日,陕西省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三农大视野》访谈节目以“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为题,就我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开展情况专题采访了陕西省科技培训中心主任、省科技厅大荔模式推广工作指导组组长王生海同志。

  现将有关采访内容实录如下。

  “大荔模式”是由陕西省大荔县政府和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探索,省市科技部门培育、提升,以“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的市场化运作,农技农资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农业科技服务新型模式,解决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

  为了让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这样的一种模式,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邀请到了科技厅培训中心主任王生海做客直播室,给农民朋友来介绍一下大荔模式。

  主持人:首先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我省在农业科技服务形式存在的普遍问题?

  答:“体制机制不活”、“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是农村改革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真实现状。由此形成的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障碍长期存在,农民的技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多年来有关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想了不少办法,但都效果不大。

  当前我省在农业科技服务形式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农技单位有人才,缺乏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二是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缺乏技术支撑难;三是农技人员有技术,缺乏平台,深入实际难;四是农民群众想致富,缺乏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

  主持人:针对存在的问题,请您详细的介绍一下“大荔模式”是如何破解难题,实现零距离为农服务的?

  答:大荔模式的实质是政府出政策、选企业、鼓励科技人员借用企业平台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企业出资金、担任务,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为企业赢得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农民群众带来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农技服务及农副产品流通服务,取得了政府、企业、农民、专家“四满意”的效果。

  它采取“县为单元、乡为阵地、村为网点、技企结合、技物配套”的运行方式。主要构建起了两条网络:

  一是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即县建专家团、乡设特派员、村聘技术员,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农技服务网络,向农民群众开展10项免费的技术服务,即专家团电话咨询、科技 “110”出诊、网络视频咨询、科技报刊入户、专家进村授课、手机短信群发、测土配方施肥、黑板报农情预报、建样板田、农产品销售服务。

  二是农资农副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即按县城设立总部,镇设立中心店,村设连锁店,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农资农副产品经营网络,对农资产品销售实行了“六统一”管理,即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

  同时,大荔荔民公司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成立了荔民果疏信用服务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资金互助、农副产品销售的难题。

  大荔模式的特点:

  一是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大荔模式”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和“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等为一体,变单项服务为多项服务,变短期行为为长期行为,实现了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

  二是拓宽了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荔模式”构建了农资、农副产品连锁经营和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实现了农民、企业、专家和政府互惠共赢。

  三是实现了科技服务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效衔接。“大荔模式”把科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扩大到技物结合,开展农业产业全流程服务,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四是探索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结合的新机制。“大荔模式”打破了以往社会事务都靠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不但大大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能,而且解决了政府想作为但又难以作为的问题,达到了政府与企业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效果。

  主持人:在“大荔模式”中,连锁经营和专家服务是两个核心部分,我们又是如何保证农资店经营者的素养和农资质量,专家队伍的建立怎样达到长期有序有质?

  答:农资经营实行“三级连锁”、“六统一”;农技服务组建“三个梯次”,“县建专家团、乡设特派员、村聘技术员”,十项技术服务措施构成“大荔模式”,搭起“技企结合、技物配套,农资农技“双连锁”的为农服务新平台。

  农资经营体系实行“三级连锁”。荔民公司负责从厂家进货,从源头上把好农资质量关;乡镇建农资服务中心,既销售又配送;村建标准化农资连锁店,直接向农民销售。到去年年底,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资服务中心,在120个村建立了农资连锁店,基本实现全县乡村两级全覆盖。所有服务中心和连锁店的农资经营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统一核算 、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确保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低价的农资产品。为了鼓励农民使用荔民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对农户实行会员制,按积分给予优惠和多种奖励,目前已发展会员6000多名。

  农技服务体系设“三个梯次”。县一级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从县级农技单位选定了果业、红枣、设施农业等方面的专家30多人,作为荔民公司专家团队,其中6名作为专职专家到公司上班,其余作为兼职专家仍在原单位上班,承担公司安排的下乡讲课、技术指导等工作;在每个乡镇确定一名科技特派员(一般为乡镇农技员),配合企业搞技术推广;在120个村每个村选聘1-2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热心农技的能人或专业大户作为技术员,每人平均联系服务50个农户。

  这一体系通过十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免费农技服务:

  一是电话咨询。公司通过400服务电话和星火科技热线12396,组织专家值班,接听群众技术咨询;还在各连锁店公布了专家团成员电话,农民随时可以直接拨打相关专家进行咨询。

  二是网络视频咨询。每个连锁店都有电脑,能上网、能视频,公司总部建立了荔民农技服务网站,专职专家全天候服务,农民拿着病虫害植株,就可以在本村通过视频向专家求教。

  三是科技110“出诊”。公司开通了热线电话,配备了“110”科技服务车,农民遇到需要专家现场解决的技术难题时,电话求助,接到电话专家立即“出诊”,现场解难。

  四是专家进村培训或网络授课。采取“群众‘点菜’、专家‘送餐’、企业‘埋单’”的方式,组织专家下乡开展现场培训,定期通过网络视频讲授农业技术。

  五是测土配方施肥。与县农技中心联合,中心出设备、出技术人员,由村技术员采集土壤样本,公司免费测土,开具配方,农民在连锁店按配方购肥。

  六是建展示田。公司在村上建立新产品展示田和套餐展示田,凡推广的新品种农资和“荔民套餐”,都要进行对比试验,定期组织种植大户现场观摩培训。

  七是科技报刊入户。公司创办了《荔民科技》报,组织专家,按农时定期编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化肥使用方法、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及农村政策等,免费向农民发送。

  八是农情预报。公司在每个村显要地段设立黑板报(现已改为LED屏),公司提供资料,由村技术员及时发布当前病虫害发生预报、管理技术要点和农资使用常识等。

  九是手机短信群发。公司开办了手机信息群发平台,由专家编辑技术短信,向技术员、种植大户发送。

  十是网络农技服务。开设网络专家大院,建立农技网络培训系统、农业科教片视频点播系统、病虫草害图谱查询系统,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

  主持人:12396热线又是如何配合“大荔模式”发挥作用的?

  答: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十一五”期间,科技部为了提升各地农技110信息服务热线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新模式。其宗旨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集成政府与民间两个资源优势,以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实行激活传统机构和发展新型组织相结合,把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建设成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为帮助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我省“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源于我省“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起步于2006年。省科技厅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搭台、专家唱戏、农民受益”四方共赢的模式,以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覆盖广阔的信息网络为载体,借助114号码百事通呼叫平台,整合全省科技系统的农业科技信息优势资源,组建省、市、县三级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建成具有我省特点的成本低廉、广度覆盖、反应快捷、适用实效的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2008年,科技部确定我省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同年11月,我省正式开通12396服务热线,并开发建立了12396信息呼叫中心、专家信息库和农业新科技知识库。

  目前“大荔模式” 集成和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通过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和“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等为一体,将政府的指导行为转化为“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同行为,将过去一个部门的单项服务转化为若干部门多项服务,将短期的“供血”行为转化为长期的能力提升行为,实现了科技零距离为农服务,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作为“大荔模式”的一部分,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拨打热线电话12396,专家就能帮助解决;农民遇到需要专家现场解决的技术难题时,也可电话求助,转接到专家手机,专家立即“出诊”,现场解难。

  主持人:省科技厅在2011年已经启动实施“陕西省农技推广大荔模式示范与推广”地方重大专项,那么目前进展如何呢?我们未来打造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体系呢?

  答: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地方重大专项“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是省科技厅近年来在渭南设立的最大的一个地方专项。

  其目标任务是到2013年末,初步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大荔模式示范与推广服务体系,核心区、示范区、推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分别达到500元、300元、200元以上。

  研究内容是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托杨凌示范区科教优势,整合统筹农业科技资源,以渭南市为主体,创新、完善、示范、推广大荔模式,突出建好核心区,重点抓好示范区,全面推进推广区。项目的运行设置分为大荔模式核心区建设、渭南市大荔模式示范能力建设、渭南市大荔模式推广与应用、渭南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4个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良好。截止目前,新型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已由大荔县示范推广到渭南市10个县(市、区),农技服务覆盖渭南市30%的乡镇和10%的村组;形成一支由100多位省市县农技专家和400名技术推广示范员组成的紧密型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建立了农资供应、农技服务、产品营销、资金互动等开放式服务平台;发展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2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6个,涌现出了韩城金太阳、临渭绿盛、富平科农、合阳雨阳、潼关兴发、蒲城绿盾等一大批示范推广企业,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蔬菜、冬枣、棉花、花椒、葡萄、柿子、生猪、西甜瓜、苹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大荔模式的推广使广大农户经济收入快速增长,人年均收入增加350元以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部将围绕“培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个核心,重点加快构建公益性推广组织、社会化创业组织和多元化服务组织“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大力组织实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推广以政府为主导的“平利模式”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充分发挥大学推广模式的技术优势,满足农民多样化技术需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进一步发挥“专家大院”和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的作用。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科技示范格局。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支持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作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我们相信在中央、省上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省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将更健全、为农民群众服务更周到,真正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

  主持人:最后能不能在给予想参与进各地“大荔模式”建立的农民朋友一些建议?比如怎样加入农资店,怎样申请视频对话系统等。

  答:“大荔模式”推广应用四年来,得到省上主要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今年,省委把“大荔模式”写进了“一号文件”,要求在全省推广。3月份,省委书记赵乐际一行还亲临大荔县专题调研 “大荔模式”运行情况,并做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当代陕西杂志社、西部网等8家媒体也组成专题采访团赶赴大荔县采访报道“大荔模式”。光明日报和科技日报的记者们深入大荔县许庄、官池、埝桥、冯村和临渭区下吉等地的企业、农户、辗转于专家培训、塑料大棚和春耕地头等现场,从多视角进行了观察,耳闻目睹了推行“大荔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推出了“大荔模式”系列报道,引起了巨大反响。

  想加入“大荔模式”的农民朋友,可与所在县(市、区)陕西省科技厅命名的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推广企业联系,申请成为会员,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和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以及农副产品销售信息服务。

  农民朋友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可与所在县大荔模式推广企业设在各乡镇的技物配套服务中心或者村级连锁店联系,进行视频对话,求助专家解决问题。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