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重庆市科委 发布日期:2012-07-12 浏览量:4
近年来,重庆大学廖强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光生物膜制氢生化反应两相流动、辐射能传递、质量传递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学科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首次对单根弥散光纤和弥散光纤束生物膜制氢反应器的产氢特性进行了研究;发展了模拟多孔介质内生化反应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提出了环流型光纤生物膜制氢反应器底物降解模型和生物膜制氢反应器内流动及传递的多相混合模型;设计了新型微槽透光板式生物膜制氢反应器、研制了丝网粗糙表面的弥散光纤束生物膜制氢反应器,其生物膜稳定成膜时间约减少50%,产氢能力提高1.7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该团队在实施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合细菌弥散光纤生物膜式有机废水制氢反应体系及传递特性"期间,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6篇收录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SCI 一区刊物;EI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国际氢能领域著名专家、加拿大生物氢能联盟领导人Hallenbeck教授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固定化系统可能是提高光生物反应器生物量浓度、增加光能利用效率的最优方法"。光合细菌生物膜产氢研究成果作为生物膜领域的研究亮点列入Springer 出版专著《Biofilm Highlights》等。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廖强教授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成为国家杰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项目组成员获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各1名;研究团队获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目前,该团队已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