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18 浏览量:4
近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专利是主要经济体技术创新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占据和垄断市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衢州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专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一五”时期,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5357件、364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27件、授权量176件),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4.3倍、6.1倍。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横向协调、合力推进”的专利工作推进机制,部门协调联动能力明显加强。市委市政府把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示范企业创建数列入对县(市、区)和市开发区、高新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综合考核的内容之一,专利相关指标同时被列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提高了创新服务能力,专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是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提高主体专利意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宣传周、“科工会”等载体组织知识产权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各类专利培训班,与新闻媒体共同推出专利系列节目,有效增强了全民的专利意识,形成了尊重知识和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是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提高专利申报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政策文件和《衢州市市区工业类专利资助和实施奖励办法》、《衢州市专利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各县(市、区)结合实际也出台了相关专利政策措施,对授权专利、专利示范企业和产业化专利进行资助奖励,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申报专利积极性。
四是努力培育示范和优势企业,提高专利技术实施效率。积极开展专利试点示范、优势企业创建工作,努力推进专利产品开发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有效地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到2011年末,累计培育国家、省、市、县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05家,创建省自主专利优势中小企业3家。氟聚合物端基的稳定化方法、螺杆压缩机转子、水力自控翻板门等一批专利技术得到转化实现产业化。2011年认定的2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08件,专利技术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1.2亿元,利税达到1.4亿元。
五是着力构建执法体系,提高专利保护力度。建立了市专利行政执法支队和知识产权联络室,衢州中院获得了知识产权司法诉讼管辖权,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加入了“长三角专利行政执法协作网”和“浙赣闽皖九地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网”。科技、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定期开展生产制造、重点市场、大型展会、广告传媒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及时调处专利侵权纠纷,创建流通领域专利保护试点单位,依法保护专利权人合法利益。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衢州市科技局 张利东)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