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24 浏览量:7
今后一个时期,通州将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着力提升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功能,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集聚高新产业和新兴优势产业为重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建“考核奖励、投入支撑、自主创新”三大机制,全面推进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为全区特色产业基地高起点发展提拱了科技支撑。
构建考核奖励机制,制定出台了《通州2012年经济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通州科技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等。将科技投入、创新绩效、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科技创新重要指标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投入支撑体系,制定出台了《通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办法。将园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名牌、商标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创新要素纳入一个政策体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作支撑、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体系,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增加科技投入。2011年,全区科技专项经费投入1.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38%。企业自主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例已占当年销售收入的8%以上。同时,区里专门设立科技工作考核先进镇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对表现突出的企业法人代表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企业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构建自主创新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载体方面实现了突破。2010年江苏省电容器及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通州成立。2011年江苏省家纺设计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通州成立。最近,通州申报的“江苏省家纺设计及新材料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认定,并得到省财政资助200万元。目前,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全覆盖,其中全区已建成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6家、省级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市级工程中心6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等。
来源:通州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