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技助推鄂牧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科技助推鄂牧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31    浏览量:5

  7月2日中午,记者在旗科技局局长魏世军的陪同下,来到距昂素镇20公里的昂素嘎查(村)武金山家。主人到镇上参加选举未归,先进东边的羊舍看看,过去喂料的水泥槽还在,前面有一从西边的砖房出来的、呈U字形帆布输送带,砖房南侧两个储料间分别储存着精料和秸秆饲草。通过吸料管吸进北侧的搅拌机混合均匀后,自动进入输送带,输送进羊舍,羊舍还有探头,监测羊是否吃饱了,这些操作只需按一个按钮全部搞定。

  走出羊舍,有一小四轮拖着水箱,水箱出水龙头有一铁管延伸至方向盘处,魏局长说,这样坐在驾驶位置一抬铁管即可给树灌水,用不着浇一棵树还得下来拧水阀。旁边还有一V字形的钢架,这是摊粪机,前面围栏内有一喂羊的水槽,水槽有3根长短不一的电线,电线头出裸露出铜线,当水位下降至第2根电线线头时,水泵自动启动将水槽灌满至第一根电线线头处,自动关闭。

  在羊舍旁有储物间,储物间有个5轮并行的播种机,专门用来播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牧草的,还有一个集耕地、排畦、播种为一体的玉米播种机。魏世军说,这都是武金山发明的。

  这时,一辆起亚越野疾驶而来,武金山驾车回来了。

  记者问:你是怎么想起搞发明的?76岁的武金山微笑地说:人老了,干不动了呗。

  记者问:牧草播种机市场早就有卖的,为什么要自己研制?武金山答:“市场上的不适合高低不平的草场。我是受玉米播种机的启发,研制出来的。”说完,武金山拿出了几本去年授权的专利证书,他说,机械方面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电子方面是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哈斯达来研制的。自动水槽今天早晨1点才搞成。

  昂素嘎查的牧户全雇武金山播种牧草、给玉米地摊粪,武金山1亩地收10元钱,“雇主负责加油”武金山显得很得意。镇上准备推广遥控灌溉。

  来到距昂素50多公里的城川镇大池村,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从一处平房传来。这是农民张根堂一家在生产除玉米茬带搂地膜设备。张根堂说,这个支架上有若干丁字形锋利刀片的除茬机,他整整研究了8年,现在他把地租给别人,专门生产适合当地及陕北地区的除玉米茬带搂地膜机,今年在当地卖了100套,1000多元1套。有三轮、小四轮、40马力拖拉机带动3种规格,同时张根堂还研制出打埂机。记者看到,张根堂研制的农机结构都很简单。张根堂说,过去他打过铁。

  享受科技生活

  在昂素镇哈日根图嘎查穿过一片草场,几棵杨树旁,淡蓝色尖屋顶、乳白色外墙瓷砖有点像欧式别墅映入眼帘,屋旁有一排太阳能集热装置,这是牧民巴图巴雅尔家。冬季取暖用太阳能,烧水做饭用当地农民发明的生物质气化炉。6月15日还安装了太阳能提水装置。

  进羊舍,是另一种自动上料装置。钢板料槽底部置有胶皮输送带。这是当地考入锡林郭勒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那庆为他家研制的。巴图巴雅尔说,过去人工喂料又呛又脏又麻烦,240只羊喂一次1个半小时,现在10分钟完事。这项专利技术转让到包头市一个厂家,厂子正在为全嘎查42户生产自动上料装置。

  巴图巴雅尔牧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他说,科技让我享受轻松生产、舒适生活。

  鱼与熊掌兼得

  7月3日16点30分城川镇哈日斯嘎查其伦巴图家的绒山羊已经圈进黑暗通风的羊舍里;7月4日9点30分敖勒召其镇伊克乌素嘎查许凤山家的绒山羊才从黑暗通风的羊舍里出来。

  这一早一晚减少放牧时间近6个小时,草场比不按这样作息时间放羊的草场,草要高出好几厘米。旗农牧局局长、科技特派员郝巴雅斯胡良通过对18个点对比监测每亩增加59公斤鲜草。羊不但没掉膘,每只羊还增绒73%,达到1100克。全旗已经推广200户,户均增收2.9万元。

  蒙古羊、引进的优质肉羊,1年产1胎,增加出栏率,只能多养基础母羊,势必增加草场压力。小尾寒羊肉质不好,但常年发情,1次多胎。郝巴雅斯胡良采用蒙古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形成杂交1代,再与国外纯种肉羊杂交,改变肉质,即三元杂交1年4胎,出栏率提高3倍,减轻草场压力60%。

  技术发明人郝巴雅斯胡良说,禁牧休牧保护草场,牧民收入明显减少,采用新的增绒技术及三元杂交破解了畜草矛盾,增加了牧民收入。

  鄂托克前旗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加快实施富民强县工程,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思路,也激发了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近3年该旗获得授权专利31项,涉农专利达18项。

  鄂托克前旗分管农牧业的孟克宝鲁德副旗长说:“我旗将紧紧抓住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契机,进一步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到“十二五”末,全旗水浇地控制在42万亩左右,牲畜年饲养量稳定在200万头只左右,畜牧业增加值占到一产增加值的75%以上,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记者 胡左)

  《科技日报》(2012-07-27 十版)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