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研经费滥用助长科研领域不正之风

科研经费滥用助长科研领域不正之风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日期:2012-07-31    浏览量:4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科研工作迅速崛起,筹措的科研经费和承办的科研项目大幅增长,但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却成为新问题。刚刚公布的山东省2011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对省内4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多个科研项目利用假发票和虚假签字单据,套取科研资金。其中有高校的两个课题组,以差旅费的名义分37次报销到佳木斯的单程车票1505张,金额高达28.36万元,占整个项目经费的近一半。(本报今日A04版)

  高校科研经费存在“黑洞”,对大家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这个“黑洞”如此之深,却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科研经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财政手段拨付给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按理说,这些经费应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不得把项目经费用于旅游、福利劳保、娱乐等活动,也不得用于国家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但在现实操作中,这块“唐僧肉”却俨然成了让人随意宰割的对象。

  据笔者了解,在有些高校,只要申请到课题,科研人员就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而争取到课题后,还得向有关人员打点,等经过层层审批,科研经费才到了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课题组手中。而有些课题组人员又通过挪用、虚报、私吞等手段侵吞科研经费,最终实际用于科研项目的费用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有数据为证。早在山东省2006年度的审计报告中就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了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了近六成。几年过去了,这种随意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科研经费滥用、错用和浪费,不仅在科技界造成急功近利的氛围,更可怕的是科研精神的丧失,毁掉一批原本很有前途的科研人员。因此,严把经费发放,加强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是端正科研领域不正之风的关键所在。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