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9-03 浏览量:4
今年以来,1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分布在灵山科技、农业、水产畜牧、水果等领域,针对奶水牛、生猪、生态鱼、禽畜、甘蔗、茶叶、水果、水稻、八角等9个系列产业,继续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目标,在项目建设、技术培训、良种良法上积极开展驻点服务,收效见好。1人同时受聘为区级科技特派员;还以技术入股与驻点企业、服务场结成利益共同体2个;组建奶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
项目建设助动,服务根基稳固。驻点特派员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及资金。今年以来,灵山在建的区级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1个、市级项目《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1个;另外向区农业厅申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1个;新增的项目有3个:兴达甘蔗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基地纳入“糖料蔗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范围,将投入30多万元,在蔗区道路、灌溉等方面进行建设;奶水牛产业建设方面,还争取了38万元资金,新建富民合作社奶水牛养殖小区和马达奶水牛养殖小区,增建、扩建了奔奔奶水牛养殖小区;山泉生态鱼专业合作社列入自治区产业化办公室2012年规范化合作社建设,获区级6万元的补助资金。还在石塘镇安大龙村重点扶持6个山泉生态鱼池,带动本镇东安、木山以及平山山秀、丰塘友僚、佛子龙渊等地生态鱼的养殖。
技术培训助力,服务水平提高。驻点特派员以提高素养为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在技术上全方位跟踪服务。今年以来,共举办生猪生态养殖、生态鱼养殖、荔枝龙眼保花保果、香蕉春季管理等技术培训196期(次),12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近27000份(册);指导建设规模养殖场15个,专业户157户;在建标准果园7个,其中荔枝标准果园5个,香蕉标准果园2个,示范面积1780亩。特派员在宣传各项富民惠农政策的同时,传授养猪生产管理经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化防疫、免疫措施,施肥灌水促花、防冲梢、保花保果管理措施等等。针对今年低温阴雨时间长、果树萌芽开花推迟的情况,特派员与果农一起探讨荔枝管理新技术,在今年“妃子笑”普遍挂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凤凰果场的产量超过了10万斤,创历史新高。
良种良法助推,服务成效显现。驻点特派员以提高产出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推广、应用良种良法。今年以来,引进推广粤糖60号、柳城05/136、黑色甜菜(葡萄)、地中海水牛、乌牛特早、水灵1号等新品种21个;推广应用编织布隔层育秧、配方施肥、旱直播、水气平衡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茶园改土、速生丰产栽植等新技术22项;组织开展水稻高产栽培试验6个;建立水稻高产高效栽培连片5000亩以上的示范片4个;建立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2个;调整种养品种结构2个;推广“稻—稻—菜—菜”即“早稻-晚稻-包玉芥菜(大头菜)-春葱”一年四熟模式;还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和污水高效厌氧处理工艺,将奶水牛养殖的粪污转化为无害化有机肥和灌溉用水,形成 “牛-沼-草”生态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粪污零排放。另外,原产太平九冬村的杨梅优良单株“叶下藏”、“大红梅”,原产佛子青湖塘村的荔枝优良单株“桂早荔”3个新品种均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进一步丰富了灵山水果的种质资源。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