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9-07 浏览量:4
8月中旬的一天,烈日当空,热气升腾。市经信局局长冼周恩带领部分局领导,来到落户东部工业区的宏威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地现场办公,并视察了正在安装调试的第一期生产线。从今年9月底开始,该项目将陆续投产10条生产线,预计产能超过5000兆瓦,这比两年前规划的产能1600兆瓦,提高了2倍多。
挂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两年以来,基地项目从前期协调、到破土动工,再到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投产,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均一片寒潮。尽管如此,作为龙头企业的宏威还是认准方向全力冲刺,通过降低成本、提升产能,期望将来凭产品的性价比笑傲群雄。
宏威的信心,源自其背后完整而日渐成熟的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在基地效应的带动下,东莞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如何在整合中杀出重围?光伏市场又如何突破市场的整体低迷和政策的瓶颈限制,成为照亮东莞未来的朝阳产业?这一切都在考验政府与企业的双重智慧。
2010年8月,经政企携手努力,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成为广东省认定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的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春去冬来,两年已逝。挂牌至今,东莞的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临近企石镇的产业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气象。目前,基地的土地多已完成平整,在基地的一角,数栋厂房已经拔地而起。由于占地面积达1600亩,基地幅员广阔,从宏威设在基地的临时办公室开车到正在调试的第一期生产线,约需十分钟的时间。
第一期生产线所在的厂房,内部正在进行装修,数十名年轻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加紧组装。宏威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厂房的设备采购方面已完成前两条生产线20多亿元设备合同的签订,配合厂房的建设进度,设备已经陆续到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8月份完成仓库建设,预计9月份实现投产。
当然,相比起宏威远大的宏图,目前所见还只是管中窥豹。宏威数码的总经理刘惠森介绍,到2015年,宏威将分期投资130亿元,陆续投产10条生产线。届时,全部采用东莞宏威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成套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装备,预计产能超过5000兆瓦。而从这个基地生产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年产值将达到一百多个亿元。
这么大的投资从何而来?孙满龙解释,130亿元并非一次性砸钱,而是逐步发展。企业也得到了政府相当多的补贴,比如东莞市政府就入股7亿元,南城方面入股5亿元,这些都作为启动资金使用。实际上,该项目挂牌为“晨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表明股东有两家,一为宏威数码;二为南城政府入股的一家公司。
也基于此,目前的项目用地也属于“飞地”模式,位于东部工业区的南城园区之内。“不仅市里有专门的领导小组,推动项目的落地建设;南城这边也有个小组,每周都会过来监督指导项目的进度。”孙满龙称。
截至目前,正式在基地投产的也就宏威一家。宏威方面希望能多几家做薄膜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进来,形成良性竞争、产业集群,这样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都有好处。
对此,东莞市经信局的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基地还是很有号召力的,目前很多企业都想进来发展,也有几个项目正在洽谈。“基地鼓励薄膜企业落户,但也不限制做晶硅的企业进来,后续的配套政策也将出台跟进。”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