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版纳园寄生榕小蜂对寄主植物的保守性和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版纳园寄生榕小蜂对寄主植物的保守性和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9-18    浏览量:4

  寄生生物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寄生生物的进化多样化过程与其他营养级生物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这一进化和分化的生态过程仍不清楚。不同类型榕小蜂之间专化并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为研究包括寄生关系在内的多层营养级系统的生态学提供了绝佳的实验材料。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植物地理组副研究员Michael McLeish与南非斯特伦布什大学、Iziko南非博物馆以及开普敦大学合作,在南非乌干达森林斑块中研究寄生小蜂与其寄主传粉小蜂、非传粉小蜂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寄生小蜂与其寄主植物物种专一性的问题。该研究利用单倍型网络检测种内线粒体DNA分化,以及系统发育的方法推断相应的物种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森林斑块中,寄生榕小蜂可以在至少四种不同榕树植物上繁殖,即相对于在榕果内产卵的榕小蜂来说,在榕果外产卵的寄生小蜂具有更广泛的寄主植物范围。

  研究同时发现,在观察区域内,寄生小蜂并没有在所有可利用的寄主植物上繁殖产卵,暗示了寄生小蜂对榕属植物繁殖-传粉小蜂间权衡关系的调节作用。榕小蜂对传粉共生系统的影响程度必须考虑到榕树与榕小蜂不同表型相互作用能力所产生的后果,但是不仅仅等同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重建不同榕小蜂及其近缘类群在榕果内外产卵这一特征的进化路线,有助于提出关于榕小蜂功能类群和共生关系进化过程的新假说。

  相关研究结果以Host-Plant Species Conservatism and Ecology of a Parasitoid Fig Wasp Genus (Chalcidoidea; Sycoryctinae; Arachonia)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PLoS ONE上。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