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辽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9-20 浏览量:4
“9月24日,第八届‘振兴杯’大赛将又一次在沈阳拉开序幕。金杯公司作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青年人才。今年,将有3名金杯选手代表辽宁参加全国决赛。”9月13日,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马素娟高兴地告诉记者。
2005年8月26日,沈阳市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从这一年开始,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已经连续在沈阳成功举办了七届,沈阳选手取得14个单项冠军,并连续七次赢得团体冠军。
八年来,共青团沈阳市委立足于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实施、高质量运行的原则,积极探索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全力打造“沈阳青年技能”品牌,得到了上级党政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广大青年工人的普遍认可。
青工普训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沈阳市以沈飞、金杯等15个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站为重点,以基层二级普训和基地办一级普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控、工具钳工、普通车工、维修电工等近百个工种的实操普训,以及计算机、英语等理论知识普训。几年来,共普训青工10万人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
2008年11月,沈阳成立了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导师团。经过3年多的建设,导师团已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100多名专家担任导师,覆盖车、钳、铣、计算机等各个职业领域,并由基地办牵头,选拔沈阳有发展潜力的技能青年与导师团专家拜师结对,重点传承老一辈技能专家的技术。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地办于2009年发起成立了沈阳市青年技师协会,并在沈鼓集团、沈阳机床、沈飞公司等企业设立了分会,以报告会、企业现场技能论坛等形式,开展一系列技能交流活动,受益青工近万人次。
“双证”培训
赋予青工腾飞的双翼
为满足高校学生“加强职业技能,提高生存本领”和青年工人“带着问题来学习,拿着成果去实践”的双重要求,按照80%的学费奖励标准,沈阳市开设了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培训班。
一是帮助大学生取得技能证,命名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并与其联合开办技能培训班,以有志成为技能人才的大专以上大学生为培训对象。目前,共有260名大学生取得数控车工高级技能证书和德国商会AHK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就业率高达100%。
二是帮助青工取得学历证,命名沈阳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并与其联合开办性质为国家成人高考的学历班,以在企业表现优秀的青年技师为培训对象,通过为期三年的教育,使其取得本(专)科学历证。来自沈飞、金杯等企业的590名优秀青年技师参加学历班,实现技术革新达500多项,为企业增效近亿元。
沈阳市还采取企业自主鉴定、基地鉴定、“大赛”鉴定等方式,为广大青工技能鉴定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有6000人晋升为高级工、1491人晋升为技师、260人晋升为高级技师。
技能大赛
让顶尖人才脱颖而出
全市各个企业的团组织以技能比武、技能运动会等形式,每年都组织广大青年职工进行竞赛,进一步激发和巩固了广大青工提高技能、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八年来,团市委面向全市青工开展了工具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燃气设施管理员等100多个工种的“沈阳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共有青工8万多人次参与到竞赛中来,一大批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沈阳市在对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沈阳青工重奖的同时,还先后评选表彰“沈阳十大杰出青年技能人才”、“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大力宣传从沈阳走向全国的徐强、曲骊、孙思国、方文墨、洪家光等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使“技能成才我成功”的价值观得到青工的广泛认同,使争当技能人才成为更多青少年的人生追求。
八年来,团市委通过基地建设,特别是“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引导青年个体、服务企业群体,推进了共青团作的深入转型,有效促进了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对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