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日期:2012-09-21 浏览量:4
在9月8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就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作了一个特邀报告。
周济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认识到了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开始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例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深化,西方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走的是一条新路子,他们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技术方面一直处在跟踪和追赶状态,特别是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远远没有掌握,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很弱。”尽管中国制造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周济认为,今后20年,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在创新和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绝佳发展机遇期。
周济分析说,我国制造业目前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拥有巨大市场,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二是有着世界最为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三是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四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五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他认为,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条件。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周济指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的内涵包含了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并深刻改革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周济强调,要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线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化产业化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牢牢树立创新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有组织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
为此,周济指出:一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越性,政府主导、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动员千军万马,集中精兵强将实行有组织的创新;二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进行集成创新;三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联盟。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