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玉环科技人才周:创新转型的加速器

玉环科技人才周:创新转型的加速器

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9-26    浏览量:4

  秋分前后的玉环,秋风秋雨秋意浓。但在玉环观光国际酒店,将于9月24日闭幕的2012年玉环县科技人才活动周已火热持续了4天,来自全国各地的26个高校院所的150多位专家教授在这里现场搭台,与当地企业开展科技人才合作与科研项目洽谈。23日下午5点,玉环县长林先华宣布,本次活动周取得喜人成果:达成合作项目和意向项目106项,合同金额达8000多万元;达成委托招聘意向书100多份,意向引进各类人才300多名。

  这是玉环县连续七届举办科技人才活动周。此前的六届,共有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00多人次专家、教授来到玉环,与当地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多领域、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达成合作项目和意向项目553项,其中县级立项实施337项,项目经费投入超5亿元。“通过科技人才活动周这个平台,外来技术成功嫁接到玉环,使一批共性技术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加速推动了玉环产业的转型升级。”林先华说。

  求贤之渴

  项目合作洽谈会,是每届科技活动周中最火热的重头戏。这一天,企业代表蜂拥而来,求贤若渴,专家教授则精神抖擞,全力“解难”。一语投机,留下电话;思路对头,接回企业。 9月22日上午的观光国际酒店同样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浙江沃尔达暖通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王永岳早早就到了会场,一直忙着寻找专业对口的专家教授讨教如何解决阀门生产中生铁材料容易生锈的技术难题。“生铁产品过一个月就有锈斑,我们采用在产品表面喷漆的方式来防锈,但效果并不明显。”专攻机械材料处理研究的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专家于长福给他支招,“可以考虑改良原材料,提高产品的抗锈蚀能力。”这个建议让王永岳眼前一亮,他很快与于长福达成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洽谈会也有不少当地农业种植大户的身影。海山乡养殖户张志芳在全县率先试养了三四千亩龙须菜,主要以销售鲜菜为主。当天,张志芳找到了温州医学院生命学院教授金彬明,寻求龙须菜作进一步开发、加工的技术,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金教授给了他一个重要的提醒,“玉环的气候环境与南北方都不一样,从养殖的初步效果来看不错,但接下来需要解决高温度夏的问题。”张志芳连连点头。

  作为洽谈会的直接成果,24日下午,27个科技合作项目的双方愉快签约。

  科技之魅

  本届洽谈会场比往届多出了一个成果展示厅,里面摆放着不少科研院所已经研发成功的产品和技术,有检测装置、生产设备、3D立体成像技术等。企业在这里不仅直观地看到科研成果,也对科研院所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来自中远洁具有限公司的应志远对一台全自动分检机非常感兴趣,他一遍一遍认真观看了机器演示操作的全过程,“这个产品功能太好了,可以为企业减少实际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应志远若有所思地说,“我会考虑跟他们合作,争取把这个设计成果转化为我们产业升级的生产力。”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一直是玉环科技人才周的题中之意。

  在浙江沪龙电机有限公司,经过湖南大学一年研发,在上届科技人才周达成合作的一条自动生产流水线设备已经基本成型,很快将投入生产。和原来的人工操作相比,自动生产线效率至少可以提高5倍以上。湖南大学副教授马翔告诉记者,“没有科技人才周这个平台,我们不可能到玉环来,不可能与企业广泛深入地合作。”

  今年上半年,玉环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 。前6个月,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4%,扭转了前5个月负增长的局面。23个工业行业中,产值负增长的行业由5月时的13个减少到8月份时的8个;重点骨干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持续回暖,企业总体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合作之路

  23日上午,活动周安排18所高校(院所)的40多名专家、教授前往重点汽摩配、水暖阀门企业,让校企零距离接触,开展个性化服务。

  在浙江永德信铜业有限公司,当东北大学教授李琦看到其关于绿色建筑和地源热泵开发方面的蓝图后,感慨地说:“新能源技术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想到玉环企业已站到了技术前沿,希望有机会能与你们合作,不但为环境做贡献,而且也能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永德信”总裁彭汉平欣然表示欢迎。24日下午,永德信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签约,从而将汉堡案例馆建设技术真正掌握在手中。

  浙江双环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产品测试中心,则是与浙江工业大学多年合作的成果。“这也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丁述勇告诉记者,自2008年学校与“双环”合作以来,每年合作项目金额都在几十万元以上,这不仅给学校师生提供了技能实践的平台,也让企业在齿轮品质上有了更大提升。

  (来源:台州日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