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0-10 浏览量:4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切实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内蒙古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才工作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大胆使用和吸引人才,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家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此后,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人才政策不断创新完善。2004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05年,开始实施“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人才。2010年2月,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发展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草原英才”工程实施方案。
“草原种下梧桐树,吸引贤才八方来”。目前,我区各类人才储备达到6万多人。全区具有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6155万人,比2005年增加2.6194万人。截至2009年底,公务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2004年的18.1%提高到49.3%,苏木乡镇干部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8.79%提高到38.44%。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智力支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尽管我区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但也要承认,当前我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历史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必须再接再厉,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