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0-10 浏览量:4
在食品安全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形势下,针对我省淡水渔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省科技厅牵头,促成我省云南新海丰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联合承担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云南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以下简称科技合作项目),在养殖基地全面开展优质鱼苗繁育体系建设和成鱼养殖技术研究,不仅推进了新海丰公司跨越式发展,而且带动了10万库区移民依托水产养殖而走上了致富道路。
一、以科技为支撑,课题圆满完成6项出口水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其中有3项取得重要突破。
新海丰成立于2007年,是我省第一家水产品养殖、加工、出口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定位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沿海不少渔业企业纷纷关停。于此形势,提升产品质量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科技合作项目实施,圆满完成了优质鱼苗、成鱼养殖、设备和加工工艺、污染控制、溯源系统、臭氧微冻技术应用等6个方面的研究,其中3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确保产品的组织完好与鲜度方面取得突破。项目把设备选型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有机结合作为研发重点,确保了从成鱼的暂养、放血、取片、去皮、修整、速冻到包装入库,整个流程不超过2小时,极好地保持了产品的组织完好与鲜度,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
二是新海丰溯源数据系统建设取得突破。项目根据我省实际,不断总结完善,明确了溯源数据系统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从苗种到成鱼运输、从加工原料鱼到产品入库的全程追溯,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臭氧微冻技术取得突破。针对次氯等传统消毒技术药残超标的问题,项目在工艺流程中,配置了臭氧消毒环节,替代了次氯等药品的使用,产品更加安全;微冻保鲜技术的实用性延长了产品保鲜时间,为生产提供了充分的加工时间。
通过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新海丰取得了6项专利授权,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用较短时间即达到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准入要求,全方位地拓展了国际市场。先后完成了水产品的欧盟认证、输美FDA注册、美国ACC、BRC认证和国内HACCP、无公害认证、QS注册。滇海丰”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冻罗非鱼片和条冻罗非鱼产品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企业被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顺利通过了省级认定。
二、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电站库区10万农民从事水产养殖而致富。
通过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新海丰提升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完成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是2008年的3.22倍和3.67倍。市场由2008年只有墨西哥一个出口国家发展到2011年产品出口到美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由2007年成立时的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一个母公司、五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
长期以来,电站库区失地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企业依靠科技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在养殖基地全面开展了优质鱼苗繁育体系建设和成鱼养殖技术研究,带动众多移民提升了养殖技术、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电站库区因生活困难而上访的群众没有了,库区周边盖起了数不清的小洋楼,有的农民还购买了货车搞运输,小轿车也开进了寻常移民家。养殖基地从万峰湖扩大到泗南江、百色水利枢纽等全省宜渔地区,带动农民致富人数从2008年的2万人,提高到2011年的10万人左右,库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安定和谐的景象。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