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郭华东院士:顶层设计能力是我国未来对地观测需求

郭华东院士:顶层设计能力是我国未来对地观测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10-11    浏览量:6

  “建议加强我国未来对地观测发展的一体化管理,提高顶层设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国家对地观测资源的共享,减少重复建设,避免针对相同科学需求的同性能卫星重复发射,提高对地观测的服务效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在第14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测绘地理信息论坛上表示。

  郭华东说,历经30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小卫星和飞船等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机载对地观测方面,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先进遥感系统和应用系统;在国际卫星数据接收方面,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能够接收10余颗卫星数据,保存着1986年以来各类卫星数据270多万景,是国际接收处理分发卫星数据最多的地面站之一。

  据了解,自1962年“遥感”问世以来,对地观测技术历经50年的发展,发展为航空观测、航天观测、多平台协同观测等三种主要技术形式,并形成了以成像光谱、成像雷达和激光雷达为代表的先进对地观测技术体系。

  郭华东介绍,目前,美国、欧洲等拥有先进对地观测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均已制定面向长期发展需求的对地观测计划。如美国2016—2020年的对地观测计划关注全球臭氧及相关气体的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地质灾害、天气预测(PATH)、水资源利用等;欧洲的GMES计划设置了陆地、海洋、应急管理、安全、大气、气候变化6大服务领域。这些观测计划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强调满足社会应用需求和国家、区域战略目标。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