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0-25 浏览量:4
近年来,淮安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科技工作,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四项工程,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全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
实施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项目带动等多种途径,围绕优质稻米、特色水产、高效畜禽、设施蔬菜、农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技术重点领域,聚集和整合市内外农业科技资源,开展以优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主的10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升该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作为体现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计划项目,2012年该市获批11项,数量位居苏北第一。
实施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
在产业相对集中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的县(区),以高效现代农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为支撑,实施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2012年该市共有35个项目获批苏北科技发展计划,累计获895万元资金立项支持,同比增长16%。在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市围绕省科技厅确定的13个苏北科技特色产业,着力培育4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2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同时,今年该市清浦区的“‘淮安红椒’高效种植技术集成推广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立项支持。截至目前,该市7个涉农县(区)全部获批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全省领先。
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自江苏省启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该市洪泽、楚州、金湖、涟水、盱眙等县(区)先后被列为项目示范区、辐射区,累计种植面积达180万亩。通过典型引路、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信息服务和产业化带动等形式,创新了推广服务模式和机制,促进了先进技术与千家万户的对接,提高了科技到位率,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水稻生产科技水平,促进了稻米产业化经营。尤其是项目示范区——洪泽县圆满完成了10万亩大面积示范基地建设,产量平均亩增12—1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节水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10%,通过增收节支,为农民亩增收益60元以上。淮安区、金湖县作为项目辐射区,种植面积达90万亩,产量比项目实施前亩增10%以上,亩增收益60元左右。
实施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工程
围绕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淮安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依靠淮阴师范学院建立了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建成江苏省饲料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淡水鳌虾培育及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洪泽湖淡水鱼疾病防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实施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工程将淮安打造成为汇聚省内、乃至国内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发展成为全省农业高技术产业高地。
来源:淮安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