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0-29 浏览量: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内蒙古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重点,凝炼和选准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水平,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有效提高自治区整体科技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人才、产业基础,量力而行,把握好专项的目标和方向。
——突出重点、渐次推进。围绕自治区学科优势、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在若干领域力争有所突破。项目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立足于自治区现有科技条件和人才团队,面向国内外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进行管理创新,利用海内外人才、平台、载体等资源,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共同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
——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努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
二、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
(一)目标任务
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取得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成达到或接近国家水平的创新平台或载体,造就结构合理的领军人才团队,若干特色领域的技术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带动我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主攻方向
瞄准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现代农牧业、生物技术和民族医药、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当前重点选择以下方向进行攻关。
1现代农牧业方向。在种植业方面,重点开展马铃薯优良新品种选育及不同地区种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在畜牧业方面,重点在肉羊、奶牛、肉牛等家畜的良种选育及标准化养殖方面开展研究示范工作,主要是肉羊良种选育及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养殖,提高双胎率和出栏率;奶牛良种扩繁及中等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苜蓿等优良牧草选育和人工草场建设研究。
2民族医药方向。在蒙医方面,重点开展基础理论、诊断、疗效判定、操作技术标准化研究,建立蒙医诊疗技术标准体系。在蒙药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重点攻克一批蒙药创新药及二次开发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创新药物,建立蒙药标准体系和道地蒙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完善蒙药现代化技术平台,推动民族医药创新体系建设。
3生态环境方向。结合自治区生态建设需求,全面提升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的长效科技支撑能力。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适用技术体系,在草原、沙地、森林以及退化土地等生态类型区组装集成适用的技术体系并建立示范区。
4人畜共患病防治方向。在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方面,重点突破布鲁氏菌病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鉴别诊断、现用牛羊布鲁氏菌病疫苗的评估评价及制定防控技术规范;在人感染布病防治方面,重点突破布病相关基础研究、检测诊断、检测预警、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提升布病的应急和综合防控能力。
5稀土及新材料方向。围绕稀土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开展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材料学特性及其特殊作用机理研究,加强稀土清洁高效选冶技术、稀土矿各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稀土功能材料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围绕锗、锂、镓等有色贵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锗、锂、镓等贵金属冶炼、提纯技术研发及合金材料、相关应用产品开发。
6高端农牧业装备制造开发方向。重点突破农林生物质收获加工成套设备、新型青贮饲料装备、智能化节水灌溉设备、大型马铃薯收获设备和牧草湿法收获太阳能干燥成套设备等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主席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主席任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方针政策,审定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等,协调解决专项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自治区科技厅牵头,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发布项目指南,建立科技重大专项运行监督机制,及时处理专项运行中的日常事务。
(二)强化专家论证咨询。成立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顾问委员会和咨询论证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在战略层面和产业层面把握方向和重点,提出决策指导意见;咨询论证专家委员会负责对科技重大专项进行科学论证。
(三)设立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通过专项资金的引导,形成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地方政府配套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投入,促进重大专项与金融结合。
(四)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核心作用。大力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式引进人才的模式和机制,通过科技合作突出对首席科学家、学术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支持和造就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发挥核心作用。
(五)创新项目监管体制机制。专项实施中实行立项招投标、承担单位主体资质准入、信用评价、中期评价、绩效评估和第三方评价等制度。根据需求发布指南,严把立项关和验收关。在资金分配、使用环节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实行项目管理部门责任追究制、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制。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和专项的组织、研发、成果转化和商业运营模式,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六)组织实施配套工程。实施创新平台载体升级工程,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平台载体,优先进行升级培育。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工程,引导和支持专项承担企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
(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健全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在投入、税收、信贷、智力支撑、知识产权管理、奖励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督查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决定精神,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调好资源配置和部门分工,大力推进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