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0-30 浏览量:4
“今年以来,新增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10笔,贷款额3179万元。目前质押贷款额已累计达4亿多元。”近日,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接受温州晚报《扶工兴贸看行动》栏目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专利权质押贷款已成为许多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新方式,获得贷款的企业可以在还本付息后取得政府财政贴息,贴息标准是银行基准利率的50%,通过贴息降低了融资成本的企业也不少。对于科技部门扶工兴贸,徐顺东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感受】
浙江嘉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被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获得资助费用15万元;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参与承担的《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工程化研究》项目获国家支持经费742万元,其中该公司得到465万元;目前温州红连文化创意园正组织实施孵化器建设,也将获得科技部门的不少补助……
专利权质押贷款可以说是“源头活水”,许多企业有形资产可贷额度不多,可供抵押物寥寥无几,而核心资产——技术、专利,银行不仅“很难懂”,也“很难信”,我市科技等部门的探索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温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文件。
三年前,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创力电子总经理张炎回忆当时拿到温州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仍心存感激,“那笔800多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加快了企业专利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速度,使企业年产值实现成倍增加,今年将破亿元。”他们现正在申办第三年度的专利权质押贷款,今年新获得的一项专利也一同捆绑去评估。他说:“凭专利能获得银行贷款激发了我们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信心,今年我们研发经费的投入占到了销售额的12%。”
前年,我市一家鞋企濒于资金链断裂,也是专利权质押贷款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虽然我们是鞋企,但也有专利。”该鞋企负责人表示,“幸好,当时科技部门对企业做了评估,认定我们为创新型企业,帮助我们以专利拿到了银行贷款,使得企业能正常运转、东山再起。”
我市科技部门除了给予企业资金补助、融资等方面的帮扶外,还积极帮企业与专利技术牵线搭桥。浙江正安阀门有限公司法人吴必成介绍,在市科技部门搭建的技术交易平台上,他就找到了比较好的专利项目——“重型丝攻机”,并新建立生产公司将这项发明产业化。
(来源:温州市科技信息网)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