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上海建“五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创新

上海建“五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创新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11-02    浏览量:4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强调。十年间,这些科技新亮点更催生了新兴产业。上海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将培育升级与改造淘汰结合起来,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微机电陀螺仪;第4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支线飞机在上海首飞成功;3.6MW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主要性能优于或等同于国外相同容量风机,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世界首台20流明微型激光智能投影仪已实现大批量量产上市。在生物医药,病毒性疾病新药、生物产业、现代分析仪器及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最关键的难题不在于资金,而是对创新方向的判断。”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2009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推进一年多,这9个重点领域的新增投资就达到400亿元以上,新增产业规模900多亿元,达到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增速近10个百分点。上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蓝图上正挥毫写春秋。

  互动机制激发产业链创新活力

  近十年来,上海逐渐建立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用“五位”支持创新主体,润物细无声。

  “五位一体”的架构之中,企业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为打破多年来上海“国企大、外企强、民企弱”的格局,上海利剑出鞘,直指“企业能力提升”。2012年8月,上海科技大会颁布的《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画出了上海未来科技发展蓝图上的重要一笔。“引入竞争机制、推动院所改革是上世纪80、9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眼下的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而企业在新形势下,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关键是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这两种能力。”寿子琪主任分析说。

  研发与转化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和宝钢公司结成了一段“好姻缘”:闲置多年、“待字闺中”的设备仪器,经“红娘”一撮合,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利用率翻番;宝钢公司更没想到,通过借用该学院的仪器做实验,找到了一个研究“配煤规律”的大行家,困扰宝钢的“配煤难题”迎刃而解,一年就可节约用煤成本三四千万元。目前,宝钢已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确定为固定的合作伙伴,确保每年有二三项课题不间断……

  在这姻缘背后的“红娘”正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伴随“部市合作”机制确立同时启动的上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可供推广的区域示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最初就是一个将创新资源集聚起来共享的实际举措,从一开始大家的不理解,到现在高校、院所、企业积极参与,2010年上海通过地方立法推动大型仪器共享又取得大踏步的跨越。现在已有3500多台(套)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服务于长三角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目前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打造和评定了12家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6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未来还将逐步形成专业鲜明的产业集群。

  一方面是创业者们最关心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上海设计科技信贷融资服务体系(3+X)。“3”即通过微贷通贷款、履约保证贷款、企业信用贷款等三种差异化的产品分别服务初创企业、成长企业、小巨人企业,组成了信贷融资服务体系的主要部分;“X”即根据科技企业个性化的特殊需求,开发了出口信用保险贷款、租赁融资贷款、转化项目贷款等产品。2011年,上海市财政设立3个10亿元专项资金以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今年,市政府又进一步增加了2个10亿元的专项资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年来对科技体制的不断探索,终成正果。服务体系“五位一体”——信贷担保、天使投资、资本市场等涌动“科技金融”之潮;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携数据、文献、仪器、设施等共促“研发与转化”;张江国家示范区、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杨浦创新城区一一列为“优先发展区域”;税收、财政、人才、培训种种资源条件均纳入“政策支持”范畴;还有创新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区县“创新热点”等合纵连横、“协同创新”。“五位聚一体”,上海创新体系从空间拓展、载体丰满、政策扶持等全面渗透进企业的创新血液,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日臻完善。一条以互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的产业链正在上海形成!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