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晋江市科技创建推动晋江市经济转型

晋江市科技创建推动晋江市经济转型

信息来源:福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1-02    浏览量:4

  日前,省科技厅、泉州市政府就晋江市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召开座谈会。省科技厅厅长丛林,泉州市、晋江市领导林伯前、刘文儒、黄敬前参加会议。会上举行了省科技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与晋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晋江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晋江市正式成为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也预示着晋江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大力建设“创新型晋江”,推动晋江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科技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八连冠”,入选首批“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此次获得福建省创新型城市试点殊荣,又一次见证了晋江科技工作的实力与魅力。

  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生命的绿色,总是在春寒料峭的时节初露端倪。


  “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在‘量’的积累中加快实现‘质’的提升,支撑再一个30年发展的动力就会不足,晋江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远。”新年伊始,晋江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上为全市民营企业鸣响了发令枪。

  “企业求转型、政府谋转变”。在新形势下研究新方法、创造新举措、实现新突破,让科技工作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与企业转变提升紧密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晋江市科技与信息化局率先吹响了转变提升、创新发展的号角。随之,开展科技创新“五清零、六提升”专项行动,开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等,变“政策推动”为“路径指引”,把激励与倒逼、助推与引导、管理与服务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系统工程全面铺开。在这一过程中,晋江科技部门积极辅以推动企业创新各项优惠政策,对参与行动的企业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进行倾斜支持,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健全创新体系……这一系列旨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组合拳”,有效促进了技术创新从企业的个别行为、自发行为转变为产业行为、区域行为,形成了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升的新格局。这项行动对于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今,晋江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制定出台《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晋江的决定》《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江市科学技术奖励暂行规定(修订稿)》《晋江市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导向,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科技投入体系,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2009年、2010年、2011年本级科技扶持经费投入分别达8620万元、10370万元、12470万元,至2011年科技扶持经费已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3%以上。2012年晋江市科技扶持经费预算投入达15020万元。

  研究开发经费逐年加大。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研究开发经费(R&D)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晋江市企业的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6%以上,骨干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2011年全社会R&D投入26.3亿元,占GDP比重2.40%,远高于全国、全省以及泉州市的平均水平。

  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用” 结合更加有效,技术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引导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攻关项目。截至目前,该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双方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达80多项,已开发出新产品100余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60多项,申请专利100余件。

  科技示范群体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晋江市共培育泉州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型企业134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6家(经新标准认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国家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2家、国家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3家。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已建立行业(企业)研发中心130家,其中省级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16家、泉州市行业技术开发中心37家、泉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目前正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商讨在晋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与福州大学就共建研发对接平台、人才培养、共享科技资源等内容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做好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工作室”项目入驻晋江的前期调研。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步伐,2011年晋江市专利申请量2066件,授权量1532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今年1~8月晋江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205件和118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0.24%和30.0%。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06年以来,晋江市共组织企业科技成果鉴定(评审)93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1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53项,达国内先进水平27项。

  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大力推进以质取胜、品牌带动和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扶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抢占产业制高点。全市有4家企业参与ISO国际标准制定、33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3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6家企业参与地方标准制(修)订,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推动创新要素在晋江聚集

  晋江市副市长黄敬前告诉记者,在晋江市开展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是进一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使创新要素在晋江市集聚,促进晋江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举措。在3年的试点期内,晋江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为重点,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省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推广提供经验借鉴与示范样板。

  据了解,目前晋江市正积极筹备成立“晋江市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监督检查;制定出台《晋江市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对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实施主体,落实工作职责;成立晋江市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试点工作提供咨询和评议意见;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加强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未来3年内,晋江将实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达到2.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1.5%,力争提高到1.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力争达到1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0家,力争达到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力争达到17%;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0件以上,力争350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以上;建立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0家,力争达100家;组建各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力争达到5个。争取到2015年,把晋江建设成为全省创新型城市的示范。

  细看今日晋江,在科技先锋的驱驰下,一座由“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蜕变的福建省创新型城市试点,正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中,昂首阔步!

  (泉州市科技局)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