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宜宾市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型城市

宜宾市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型城市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11-02    浏览量:5

  四川宜宾市,是四川建设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川南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城市,也是成渝经济区规划重点支持发展区域。

  去年,宜宾GDP总量突破千亿,首次跻身四川城市千亿“俱乐部”。普遍观点认为,正是GDP过了1000亿元大关后,城市的发展将迈入一个加速的时期。而对于拥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向着2000亿元GDP大关迈进的宜宾,“加速”正意味着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创新是宜宾城市精神的四大关键词之一,也是宜宾经济强市的动力源泉。”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速期”,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如是说。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宜宾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过去由于茶叶附加值低、生产工艺落后,宜宾茶叶产业发展较慢。今年3月,宜宾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刘勤晋带来的“茶叶精细加工及多元化开发利用”通过验收,该项目用微米级茶粉对宜宾传统面食及糖果糕点进行深度开发,研发出各种天然的茶食品近10种,预计项目实施中,将实现销售收入3300万元,直接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达60%以上。

  “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切实体现。”宜宾科技局局长高一川说,面对“加速”期的科技创新需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正是宜宾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以来,宜宾启动实施了“六个一”科技工程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重大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工程项目”,包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宜宾国家精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宜宾现代农业科技园、组建中国白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为此,该市增设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经费,1000万元技术创新担保专项资金,100万元专利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先后面向全球招聘博士94名、硕士881名,实施5项“宜宾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

  今年6月,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宜宾获奖成果达到10项。对此高一川并不满意,“在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注重通过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增添‘砝码’,实现经济发展迈步创新驱动。”

  他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跟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而创新能力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目前,通过实施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宜宾正在深入推进“三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公共和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在今年,“宜宾市特色产业检测和技术标准研发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已完成制定,以共享为核心的该平台核心区,将成为宜宾乃至四川南部区域的科技检测服务窗口。而新建立的科技竞争情报平台、新升级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新开放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已使宜宾与国家、省级产学研单位的尖端科学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形成覆盖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开放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等。

  在宜宾科技主管部门的带动促进下,宜宾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宜宾岷江实业仅从2010年至今,就申请了8个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并全部转化为产品,创造了2亿多元的产值;普什模具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铁专用扣件,年产值突破1亿元;惊雷科技技改后产值连续三年翻番,达到11亿元;丝丽雅长毅浆粕公司研制的复合浆粕技术,让企业新增产值4亿元…… 目前,宜宾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13家产值上亿元;而今年1—6月,全市新增专利实施项目51个,新增产值42亿元,节约资金0.26亿元。

  高一川表示,未来宜宾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示范为主线,实施宜宾“科技春天行动”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力求围绕酿酒、化工、化纤、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实现技术、产业上的率先突破,把宜宾市建设成为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聚集和成果转化基地。

  宜宾,一个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体正在展现出自身的能量。(记者 盛利)

  《科技日报》(2012-11-2 三版)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