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第二届曲霉与曲霉病新进展高峰论坛在微生物所成功举办

第二届曲霉与曲霉病新进展高峰论坛在微生物所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发布日期:2012-11-02    浏览量:4

  10月31日上午,第二届曲霉与曲霉病新进展高峰论坛在微生物所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微生物所部分人员共11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科院院士庄文颖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闫章才处长,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王顺珍主任。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主办,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并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伟教授主持,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杏忠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赞扬这种小型研讨会更有效率,形式好,成果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若瑜教授在致辞中说,第一届曲霉会的研讨重点侧重临床,本届会议将侧重整个曲霉研究的前沿进展,临床上病人易感染曲霉,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的挑战很大。

  会议在侵袭性真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曲霉及曲霉病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的前沿问题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现场互动。

  上午报告分别包括李若瑜教授的“真菌感染与免疫研究进展—聚焦天然免疫缺陷”、金城研究员的“烟曲霉感染的毒力因素”、白逢彦研究员的“致病真菌的宿主环境适应性遗传分化”、蔡磊研究员的“Molecular diagnosis of Collecotrichum kahawae by Real-time PCR and LAMP”、王丽教授的“曲霉的鉴定诊断、系统发育及致病机制相关研究”、以及余进教授的“侵袭性曲霉病诊断进展”。

  下午报告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金城研究员主持,分别包括朱旭东教授的“Snf1蛋白激酶在新型隐球酵母致病性中的作用研究”、何群教授的“粗糙脉孢菌DNA甲基化的分子遗传机制”、黄广华研究员的“病原真菌宿主微环境适应机理——以白色念珠菌为例”、刘钢研究员的“氧化肋近与丝状真菌次级代谢”、李少杰研究员的“丝状真菌对唑类药物胁迫的转录响应调控”、以及刘伟教授的“Surveillance fo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and investigation for resistant mechanism in common pathogenic fungi isolated from China”。

  报告后,与会专家还针对真菌病领域的临床需求与科学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提出今后应加强病原真菌致病性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研究,从而真正用基础研究成功为临床需求服务。会议在取得一致结果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会议现场

(微生物所供稿)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