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1-12 浏览量:5
11月7日,在温州市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验收汇报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组对我市试点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经专家组考核评议,一致同意温州市通过验收。这也意味着我市接下来将全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今后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变知识产权这个“知本”为企业发展的“资本”,有效破解“融资难”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洪积庆、温州市副市长仇杨均出席试点工作验收汇报会。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第二批6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之一,温州在实施“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2年10月末,全市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48笔,贷款总额2.2199亿元。其中,专利权质押贷款37笔,共质押63项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贷款总额1.3099亿元,贷款额年均增长达37%。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但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的信贷融资难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质押贷款,使企业切身感受到知识产权的巨大商业价值,从而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创新意愿,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力度。
试点工作期间,我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高速增长就充分验证了这点。继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双双破万件之后,今年1-9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已达到17018件,同比增长高达6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1349件,同比增长35%。
专家组对我市开展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专家组认为,温州的试点工作不仅富有成效,形成了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而且在体系机制上有许多创新,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全国推广。同时也建议温州在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与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使知识产权创造的优势能够尽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温州科技信息网)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