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王曦院士: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还比较薄弱

王曦院士: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还比较薄弱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2-11-13    浏览量:4

  十八大新闻中心今天举行主题为“党组织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集体采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在回答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几年来,我国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西方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还比较薄弱。

  王曦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在建党一百周年,也就是2020年左右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在建国一百周年,建成一个科技强国。为了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国家创新体系。

  王曦表示,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还不多,比例也比较小,企业的创新人才也不足,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能力也比较薄弱,所以企业的创新主体目前还没有真正地形成。

  王曦认为,现在科技成果和高端的研发人才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里面,但由于评价体系的限制,成果往往不能进行产业化。从主动性方面,没有激励的机制去激励他们做成果转化。另外一方面,成果转化的难度所需要投入的资源要远远超过技术的初始研发阶段。

  就这个问题,王曦提了三点建议:第一,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各种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宽容他们的失败。同时,现在股权激励机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中关村、湖北的东湖高新区以及上海的张江都已经开始试点,希望尽快能够推广到全国。同时也希望能够改革目前的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因为目前把创业板上市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助推器,但现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并不都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当然在这里面也需要有产权的保护,来为科技创新护航。

  第二,要强化成果转化的中间体的建设。在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主体之前,建设一些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业研究院,包括搞一些政府引导的真正的风险投资,现在的风险投资基本上是保险投资,所以不能对科技创新成果起到作用。同时,建议建立更多的更加专业的高水准的孵化器和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器。现在科技园区,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只在数量上起到很好的放大量,但是在科技成果转换的质量方面还不足。

  第三,要大力吸引“海归”回国创新创业。因为在国外大企业工作的人具有很好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有一些创办的公司在国外有非常标准的资本运作的经验,这些都是国内目前很缺乏的。把他们引进来,可以带动、推动国内的创新创业。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