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1-26 浏览量:4
近日,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国际荒漠与荒漠化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甘肃第二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雨水资源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成为甘肃第五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至此,甘肃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机构数量在西部名列前茅。
“甘肃的科技创新有强烈的区域特点,技术输出在国内居于一定的水平。”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说,开展理论物理、生态环境、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的科技合作,对于提升中国西部地区的开放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不可或缺。“买全球技术,卖全球技术,是我们的基本合作策略。”
本次获批的2个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甘肃的生态环境保护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从“三西建设”开始,甘肃陆续实施了河西沙漠化修复、南部水源补给区保护、泛兰州圈环境恢复等重大生态技术集成试验研究,沿秦巴山区、六盘山区、祁连山脉建立了1600公里的生态恢复重建技术研发长廊。
“国际荒漠与荒漠化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将集成全球范围内荒漠化防治与干旱区水土资源利用先进技术,重点开展荒漠化机制、荒漠化防治战略以及防治模式推广、干旱区水土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建立和完善荒漠化防治管理体系,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防沙治沙的水平,对干旱区国家的沙漠化防治起到示范作用;“雨水资源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建立,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等水利技术国际合作与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来源:科技日报》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