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山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2-06 浏览量:4
施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从来以其理论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为基础。自从李比希提出最小因子理论以来,国内外施肥理论研究并未取得任何进展,相反,施肥理论研究还落后于李比西时代。由于施肥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施肥技术研究方向的缺失,使得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经验性阶段,施肥的经济效果在世界范围出现了逐年递减的严重问题。美国未来学家布朗先生的研究认为,在过去10年中,农业技术在许多地方不再具有帮助粮食增产的作用。因此,进行基于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配比的施肥理论方法的研究,对依靠技术创新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褚清河博士,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土壤-作物系统为对象,从传统的最小因子理论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在解决依四项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直接计算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施肥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同时考虑养分供应量与供应比例的创新设计方法,进行了土壤养分相对最高和最大量下的最小因子效应、施肥量与产量函数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土壤养分类型和最佳施肥比例的规律,完善与发展了经典施肥理论,修正了报酬递减律和田间函数效应法在计算和统计分析中的错误,提出了量比线性极点养分平衡理论和施肥的基本原则。研究还揭示了作物品种的产量潜力水平主要是由品种的耐肥性和平衡施肥条件下养分利用效率特性决定的实质和通过作物品种苗期植株氮含量测定值方差分析的方法判断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规律。
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可用于指导国内外施肥技术研究和农业生产中因土壤养分类型、作物不同而定比定量施肥,无疑对持续实现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土壤肥力水平现状下的平衡施肥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