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2-24 浏览量:4
12月19日,自治区科技厅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以下简称“自治区粮食重大专项”)2012年度总结会。专项首席专家,牵头单位及各课题主要负责人、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1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副调研员韦昌联主持。
自治区粮食重大专项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牵头实施,下设9大类46个课题,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等48个单位承担实施。自2011年5月专项启动以来,各有关单位围绕专项总体目标,结合广西实际,集聚资源,统筹安排,重点实施,各单位较好地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指标;专家委员一致认为自治区粮食重大专项的实施,为粮食产业安全生产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到目前为止,专项实施已鉴定出优异的水稻种质资源452份、玉米种质资源216份;创新出水稻优异种质78份、优异基因渗入系86份;创新出玉米新种质36份;获得水稻QTL的分子标记22个;育成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系2个,育成丰田1A、银丰A、桂丰A等水稻不育系3个;选育出科玉08、特优263、桂丰优385、桂丰优386、准两优165、Y58S/R1042等优良水稻组合13个,其中11个参加2012年广西区试预备试验,特优269、Y两优286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育成具有目标性状的玉米自交系18个,育成玉米新组合10个,其中2个参加广西普通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3个参加广西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5个参加广西普通玉米新品种预备试验;桂单0810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引进、示范农业优新品种98个,集成示范高效栽培技术26项,建立水稻、玉米高产示范点53个,试验基地13个;组织武鸣、龙州等20个重点观测县,南宁、田阳等相关监测点开展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成功研制了32%阿维.毒死蜱乳油、3.2%阿维乳油2个水稻稻纵卷叶螟专用防治药剂和80%烯啶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吡虫啉.仲丁威乳油2个水稻稻飞虱专用防治药剂并进行了示范和应用;研制出了一种植物源储粮防护剂和一套实用型农户储粮仓;提出了削减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示范试验;申请专利5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项,发表论文25篇。
总结会上, 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处长蒙福贵听取了各有关单位汇报后,谈了“四点”感受:一是专项实施体现“三有三新三展示”,即有点、有面、有数据;新成效、新亮点、新做法;展示能力、展示进展、展示成效。二是专项的实施有合同,有方案,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三是各单位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指标;四是专项实施体现了新做法,聚集了科研院所、大学、县市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等单位协同攻关,创优示范,成立了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 ,项目办公室,实行了“首席科学家+秘书+Q群”的管理体系模式。蒙处长充分肯定了自治区粮食重大专项一年来取得的成效,认为专项总体方向明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意义重大。并对今后专项工作的实施,从思想认识再提高、工作措施再扎实、合作攻关再紧密、重点突出再集中、实施效果再显效、经费使用再精打细算、宣传力度再扩大、阶段总结验收再科学规范、集成联动再加强、分析问题再针对、年度总结再完善和科研团队再打造等1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会议现场
专家对桂单0810的赞赏
早稻高产新品种Y两优286
此次工作总结会的召开,加强了对专项组织实施与管理,总结了专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专项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对提升我区粮食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