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煤矿真能做到“零伤害”吗?

煤矿真能做到“零伤害”吗?

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2-25    浏览量:4

  向安全“零伤害”迈进12年,产煤2.15亿吨,无安全事故,作为世界上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补连塔煤矿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今,他们又提出了更高标准——向安全“零伤害”迈进

  11月9日傍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夜间,人们还能看见连绵不绝、棉絮似的雪片,只一天,就消融了大半。难怪在蒙语里,这里又被称作“补连塔”,意思是“温暖的地方”。

  和内蒙古其他地区相比,这里地表的温度总要高出几摄氏度。而在地下,神府东胜煤田犹如巨大的宝藏,引得无数采煤人心向往之。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的职工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世界上首个“一井两面年产2000万吨”的井工煤矿;7米大采高工作面建成投产,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12年单井产煤突破2亿吨……补连塔煤矿毫无疑问扮演着中国煤矿领跑者的角色。

  而今,无事故已经成了补连塔煤矿的安全底线,他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零伤害”。

  煤矿真能做到“零伤害”吗

  记者一行乘坐防爆车,随同神东煤炭集团党委副书记张永智、补连塔煤矿矿长代贵生下井。不想,刚到井口就被拦了下来。

  人数、装备,都合规矩,难道井下有异常?带着“完好检查员”袖箍的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对着车窗做手势。记者被看得有点蒙,忙不迭地重新检查,原来是坐在后排的一位没系安全带。

  “入井每个环节,用手势表示,都无状况才叫‘完好’。”张永智对记者解释。

  到距地面200米的“22304”采煤工作面,开车需走7公里,这是距离地面最近、也是最大的一个工作面。由于神府东胜煤田是少有的煤层厚、埋藏浅的优质煤田,因而采用了无轨胶轮运输技术,车辆可直接开到采煤工作面,所有的井下辅助运输也用车辆进行。

  车速并不快,大巷宽敞整洁,左上方三条管道,分别是供水、压风自救和排水管道,一排红色指示灯指引着安全行车的方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个圆形的反光纸板,一路延伸到矿井深处。“升井时反射的是绿光,若出现紧急状况,工人可以按着它的指示走。”代贵生说。

  行车不到40分钟,“22304”采煤工作面已经在眼前了,7米大采高蔚为壮观。2个直径3米多的滚筒,“两刀”割下的煤就能装满有60节车厢的运煤专列。采煤机、液压支架都是遥控操作,一个班用不了几个人。

  “我们这儿瓦斯很少,最怕的是片帮出事。”生产班班长白世亮正当值,“两层楼高呢,一出事就是大事。”他告诉记者,防片帮最有效的方法,一是用眼前3.2米高的护帮板,二是铺设防护网,三就是搞好个人防护,比如他们戴着的特制头盔,扛砸,和武警用的一样。

  “除了片帮事故,底鼓、上层采空区积水问题也不少。”代贵生说,“都是采深增加带来的。因此我们提出人机环管抓安全,而最核心的是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此,补连塔煤矿想了很多办法: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单岗作业措施等,在制度上已经实现了闭环管理;矿、区队、班组、个人四级签订责任状,实现全员培训、解决工学矛盾,效果也很明显。

  但在基层管理者眼中,最有效的是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和开展危险源辨识。综采一队主任工程师陆浩告诉记者,该矿职工绩效工资的40%是与安全挂钩的,此外还有安全风险抵押金,像他们队,干部半年交1.3万元左右,工人每月交1600元,半年一返还,不出事可以翻倍奖励,“前些年,有人不愿意交,现在是不让交不行”,“至于危险源辨识,每一个岗位都总结了10余条,用各种方法强化记忆”。

  “我们最终是想明确一个理念,即煤矿能做到不出事。”代贵生的话很有代表性,“前几年煤矿提‘零死亡’,很多人不置可否,但我们还是做到了;今年提‘零伤害’,标准更高,现在看没有问题,今后也能做到。”

  压力的“逐级递减”规律

  决心是坚定的,压力是巨大的。要让1700多人在井上井下连个磕碰都没有,对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而在“零伤害”的标准面前,赋存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已不再起决定作用,实打实地要靠人的素质和本事。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安全压力是随着被采访者的职务逐级递减的。

  矿领导压力最大。代贵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全矿运煤的皮带算起来有51公里,一条皮带的日常操作、清理、维修,哪个环节管不好,都容易出事故,你想我们压力有多大。”

  补连塔煤矿党委书记李瑜的观点是,人总有走神、疲惫的时候,从人性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把安全搞好。“我们的掘进工作面,职工要走一个小时才能到,走到了已经累了,容易出事。所以,我们正从地面打一个斜井,让职工10分钟就能到掘进面。”

  到了队一级,查找最突出的问题就成了抓好近百人安全管理的关键。

  “年轻人无知无畏,让他们懂得‘惧怕’很重要。”综采一队党支部书记康国彪告诉记者,“培训要有针对性,让老工人带,可以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检查的重点,比如更换采煤机截齿。为了防止铁屑崩出来伤眼睛,我们要求必须戴护目镜。有人不戴,我们处罚的力度很大。”

  再到班一级,和生产班班长朱艳阳谈安全管理,他显得很平静:“隐患每天都有,但不代表事故,查找纠正就是日常工作。”

  在这个综采队,朱艳阳干了9年,当班长也已经5年。从当工人时,他对自己就要求得很严。“我这个人惜命,不管别人怎么说,该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朱艳阳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刚来时,我每天都把安全帽的帽带系得紧紧的,老工人一看见我就说,一看帽带就知道你是新来的。我不理,因为我知道老塘风能把人吹起来,帽子掉了命就没了。现在我管底下13个人,就常跟他们说,别理会别人怎么说,把自己的事干好了最重要。”

  “现在不系紧帽带,在我们这里按严重‘三违’处理,每天都查,没人会忘,也习惯了。”朱艳阳补充道。

  15时,正赶上朱艳阳他们班的班前会,记者也坐下认真听。每日一题,两天学一个安全常识;不同工种轮流,辨识自己岗位的危险源……这是每个班前会的必修课。记者了解到,到2012年11月,神华集团系统内辨识出危险源2793个,其中补连塔煤矿自行辨识出81个。每月,该矿都要组织动态检查,对本岗位危险源不清楚的职工,安排其停工学习,待其全部掌握了才能上岗作业。(文/崔涛 苏日娜 陈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