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福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1-04 浏览量: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具有惠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日前,惠安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出台,为惠安县的科技创新工作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包括惠安县科技部门在内的惠安各有关部门正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抓紧谋划下一轮工作。
《意见》指出,到2020年,惠安县将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惠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惠安县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区域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为达到这一目标,惠安县科技部门早规划、早部署,已经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下一阶段,惠安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继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惠安县科技局局长江奕春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几年,包括惠安县科技局在内的各有关部门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机制。未来几年,惠安县将进一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实行科研经费专户管理制度,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进行归集和核算。深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三年行动”,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倒逼机制,实施企业科技创新“五清零、六提升”专项行动,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不断加强创新研发投入,各级创新型企业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少于3%,上市后备企业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确保高于2%。对R&D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的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和研发平台;R&D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2%的企业,优先推荐参评各级科技成果奖励,优先推荐为县上市后备企业,并按照《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惠政综[2011]252号)给予扶持。
二、推动企业研发平台引进、建设、提升和共享。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计划,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省(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经认定的各级创新平台,优先推荐申请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专项资金,并按照《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惠委[2011]50号)、《关于印发〈惠安县鼓励技术创新暂行规定〉的通知》(惠委[2010]35号)扶持办法给予资助。推进县域科技型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绿谷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等资源共享。鼓励政府参与或投入的市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试验设备对外开放,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未来,惠安将继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接转化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重点支持由惠安县企业为主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对在惠安县转化的重大项目,符合《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企业落地转化资助办法(暂行)》(闽科计[2012]28号)条件的,被列入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专项的,将参照《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惠委[2011]50号)相关规定给予配套。
四、支撑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未来几年,惠安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主导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以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筑业低碳产业园区、泉惠石化园区、绿谷台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黄塘物流基地、斗尾港综合物流园区等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提升石雕石材、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实施“百十亿”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品牌企业,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5个。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节能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光机电一体化、光伏电子、船舶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化支撑。落实泉州市“二次创业”大会精神,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行动计划,设立县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符合惠安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投资项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五、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惠安将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型农机具等农业“五新”技术,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海洋渔业。实施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强龙”工程,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深入开展科普惠农兴村活动,培育新型专业农民。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镇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力推广“世纪之村”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泉州星火科技“12396”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六、加快文化、旅游、民生和社会管理科技创新。未来几年,惠安县将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惠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加强科技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游览科技景观、追求科技知识为目的的科技旅游,提升工业旅游品位。鼓励开发旅游美食保鲜技术和旅游新型纪念品,提高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此外,该县还将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将推进科技强警,用先进技术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
七、深化惠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惠安将充分发挥对台优势,以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组织实施“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积极拓展先行先试领域,提升惠台科技交流合作层次,高位承接台湾高科技孵化企业,形成重要的对台产业合作平台。着力推进惠台光电信息、电子零配件、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后加工等产业的深度对接。策划生成光伏和LED高新技术创新链项目、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省部共建重点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对接项目。着力建设具有惠安特色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现代农业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打造辐射力强的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
(泉州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