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3-01-21    浏览量:6

  1月14日,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杨凌示范区科教局主持,对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谢永生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认为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以李佩成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和技术报告、查阅了技术档案资料后认为,该成果分析了黄土高原50多年来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不同治理阶段侵蚀产沙模数与治理效益的时空分异特征,确立了未来20年不同侵蚀类型区的治理目标;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划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特定下垫面治理模式、特定问题治理模式等4个层次,阐明了各个层次模式的适宜性,总结了不同时期模式的层次结构;依据“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关系对商品型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揭示了典型区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提出了商品型生态农业为黄土高原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并确定了商品型生态农业3个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立了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明确了透支资源与环境是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成本高于销售价格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黄土高原应实施以基本农田和科学技术为主体的“囤粮寓田”粮食安全战略;建立了基于差分GPS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相结合的坝地拦沙效应评估方法;揭示了坝地工程措施具有显著的土壤有机碳固持效应。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针对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科学问题,目标明确,设计合理,资料翔实,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尤其在粮食生产成本核算体系、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适宜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完善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推动水土保持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已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为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鉴定委员会经质疑和讨论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