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1-25 浏览量:4
2012年,灵川县按照“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开发甘棠江,建设大县城,打造新灵川”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灵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经初步统计,2012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5亿元,同比增长38.9%,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0.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66元,同比增长19.31%。
争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 项目实施有新突破
2012年,该县组织全县科技力量,加大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力度,共获得国家、自治区、桂林市科技项目共12个、经费344.5万元,其中“漓江流域灵川县水稻综合开发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立项。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确定了以县科技局、农业局、桂林绿苑米业有限公司、桂林金土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项目实施单位与广西农科院水稻所、植保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一批适合该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优良新品种,在青狮潭镇、潭下镇、灵川镇建立了5个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面积1000亩,在潭下镇建立了2个百亩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核心示范区,在潭下镇大义村-薛家村-大泉村建立了1个万亩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示范带;成立了1个水稻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会员300多人,完善了潭下镇水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以及潭下镇、潭下镇大义村、青狮潭镇江头村、县城城中、城北社区等科技信息服务站;下派科技特派员4名,建立水稻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1100亩;完善灵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灵川县农业广播学校教学设备,举办水稻技术人员、农科员、重点示范户培训班4期,培训农民5860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8100多份,较好地完成了实施方案年度计划。
创建广西葡萄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见新成效
2010年7月,该县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广西葡萄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该县县政府与广西柑桔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书,初步建立了县政府与广西柑桔研究所工作会商制度,实施了“桂北葡萄一年两熟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葡萄新品种引进筛选与栽培示范”等2项自治区葡萄科技项目。项目的实施,增加了该县葡萄优良品种,促进了葡萄产业技术更新。该县大圩镇秦岸村葡萄基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漓香牌提子”被评为广西优质农产品;2012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5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766元增加798元,其中葡萄产业收入占70%以上,带动了全县葡萄产业的发展,2012年全县葡萄总面积达到1.9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灵川已成为全国葡萄体系技术试验示范县。
创建知识产权强县 促进工业产业技术升级迈出新步伐
该县于2009年获全区知识产权试点县项目,通过三年来的实施,成效显著。2012年1-11月,全县申请专利118件,其中发明21件,实用新型37件,外观设计60件,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7%;获得专利授权量97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17件,外观设计76件,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3%。知识产权质量和数量的明显提高,推进了灵川的工业化进程,也为企业上规模、上市提供了科技支撑。例如,支持桂林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开展“铁合金生产烟气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及节能除尘系统”的研究开发、专利申报,获得了2个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支持桂林金殿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自治区科技项目立项;支持桂林变压器厂申报专利获授权,打造广西变压器生产第一品牌;支持广西一盏新能源制造有限公司申报专利获授权,打造国内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科技型企业等。
2012年10月,在南宁举办的广西第一届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会上,广西一盏新能源制造有限公司的“离网型无铁芯风力发电机”项目和桂林集琦实力天然物有限公司“桂林甜LGI鲜罗汉果素饮料”参加了展览会,取得了良好的推介效果。
打造“人才平台”促进优质水果产业发展有质量
2012年,该县结合桃子、柑桔、葡萄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邀请国家桃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姜全研究员为桃子顾问,聘请广西科学院副厅级调研员李锋、广西柑桔研究所陈爱军为科技顾问,坚持开展科技“三个一”活动,培养了一批科技带头人及一大批“乡土人才”,加快“灵川县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带建设”等“一把手”优先科技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果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灵川优质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潭九公路沿线万亩柑桔园获农业部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2000亩,灵川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桃生产基地,海洋乡被列入桂林市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小平乐村被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桃子村”称号、“海洋桃花红”列入“魅力桂林乡村四季游”精品线路开发。 2012年12月,在第三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上,该县成功举办“生态灵川,美丽乡村”主题文艺演出,共签订意向和协议合同98笔,总金额近1.5亿元,现场销售金额130多万元。
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出实效
2012年新建立了潭下镇大义村、青狮潭镇江头村、灵川镇民治村、县城城中社区、城北社区等五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点和海洋乡科技信息服务站,农户可利用电视、互连网查询各种科技信息和市场行情,指导生产、经营、和销售,一年来共收集、发布有效供求信息323条,为农民群众下载各种信息资料450条,促进项目示范村销售南方蜜桔、脆蜜金桔230吨,销售额达184.2万元。全县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8项,建成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示范片面积6500亩,完成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示范推广3500亩;完成经济作物“三避”技术推广应用25.5万亩,配套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完成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应用9.3万亩;2012年,灵川县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蔬菜标准生产基地产地认证和辣椒、西红柿等4个品种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形成了大圩镇、灵川镇、潭下镇等3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创建获区农业厅好评。
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
2012年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33名特派员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项目创新为动力,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做好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创建科技示范基地33个,引进新品种12项,创造新成果8项,带领5890名群众走上致富路,农户人均增收460元,为推动灵川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