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有效解决山区“用电难”

广东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有效解决山区“用电难”

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2-18    浏览量:4

  “山凤凰”跳起“涅磐舞”

  在广东肇庆鼎湖区凤凰镇上水田村的山坡上,生长着一大片长势喜人的柑桔树。见到记者时,果园的承包者叶金称正用喷淋设备给果树灌溉施肥,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自从2011年村里进行了电网改造,果园里终于用上了电,电动喷淋设备也有了用武之地,轻按开关,灌溉、喷药、施肥轻松“搞掂”。“以前人工喷淋、柴油机、汽油机都用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轻松!”

  这当中的巨大变化,要从2010年初广东电网公司与广东省纪委携手共建,对凤凰镇开展大规模农网改造工程说起。

  供电新线路,描绘新风景

  凤凰镇是肇庆鼎湖区唯一的山区镇,总人口约1.05万人。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凤凰镇。随着采访车一路行进,映入眼帘的风景,山清水秀,如诗如画,新旧交替的供电线路,沿着山脉、道路一路逶迤而去。

  走进凤凰镇白石坑村,电力施工人员正利索地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牵拉线路。浑圆厚实的新水泥电线杆与“瘦小”的旧电线杆,4色全新的绝缘电线与黑黝黝的“光身”电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两根相距不到30米的旧电线杆之间,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头顶上这根电线至少有5处明显的接驳痕迹。据施工现场负责人周宇平介绍,旧的变压台区经过几十年风雨的洗礼,已进入了“风烛残年”的状态,大多出现了围墙坍塌、表箱生锈、仪表计量不准确等情况,“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光身’电线,完全裸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绝缘防护,附近的居民和家畜一不小心就有触电危险,村里有些旧电线杆甚至还是木制的,根本谈不上供电安全。”

  据了解,改造前,凤凰镇使用的供电线路大都是六、七十年代村民自发建成的小水电网,没有与外部电网相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电网建设布局逐步失去了合理性,供电半径过大、高低压线路过长、线径小且残旧老化,若不实行电网改造,镇里的大部分农村将处于无电用或经常停电的状态,一旦变压器遭遇雷击,停电甚至长达个把月。改造三年下来,镇里的小水电基本已顺利接入归属广东电网公司统一管辖的九坑河库区电网。2012年,凤凰镇共完成建设和改造的配变台区共52个,新增容量8250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71.04千米。

  100多根电线杆竖起,只为三位老人“亮灯”

  凤凰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不是小工程。从2010年初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至今,历时三年,耗资近亿元。

  而早在2010年之前,广东电网已投入了900多万,改造了部分线路,并于2006年开始着手精心规划,全面筹备。2009年,广东省纪委及驻村干部将推进凤凰山区的电网改造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广东电网积极响应,全面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凤凰镇山脉连绵,水库丰盈,村民居住分散,供电线路不是要“爬山”,就是要“涉水”。三年实现改造目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作为参与者、见证者,同古村委会的周灶林一提起改造工程就竖起大拇指,“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至今令他动容的事:有个叫小龙村的村庄,就坐落在山顶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由于年富力强的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住着三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但农网改造并没有将他们遗忘。6公里长的山路上,整整齐齐地竖起了100多根电线杆,拉起了4.5公里的供电线路,为三位老人送去光明。“这里的施工条件都很艰难!”来自肇庆鼎湖供电局凤凰供电所的罗国豪也向记者回忆道,山道狭小蜿蜒,车辆开不上去,施工人员要徒步上山,往往上去一趟就要五六个小时了,而这100多根电线杆还得靠“驴帮”一根一根驮上去,“不止小龙村,镇里很多村都在半山腰或山顶上,光靠人力运输不了材料。”

  放心电,让凤凰焕发新活力

  同古村是凤凰镇第一批用上“网电”的村庄。山清水秀的同古村,是众多游客和市民青睐的休闲之地,近几年建起了不少饭店和宾馆。“客家风味菜馆”的老板娘李燕一边麻利地招呼客人,一边跟记者唠嗑。她说,没用上“网电”之前,只能用一个电饭煲煮饭,客人想打打火锅,也只能同时开两个电磁炉,“一超过6000度就跳闸,这边干活,那边心里还老悬着,不像现在,开多少个电器都没问题,即使一时出了故障,供电局也很快有人来抢修。”

  记者留意到,在“客家风味菜馆”斜对面,某新建的休闲度假中心外墙上挂了近40台空调,正运行得欢。同行的同古村村支书吴泽源说,黄金沟、九龙湖,都是凤凰镇出了名的旅游景点,但以前电压不稳,很多度假村都只能自己配备发电机,容易烧坏设备,现在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不少度假村都设置了卡拉OK、会议室,接待的游客也逐年上升,直接拉动了凤凰经济的发展,也为凤凰镇村民创造了除务农以外的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如:出租农屋,兴办饭馆,销售农产加工品等等。

  据悉,农网改造之后,除了电力网架更强大、电能质量进一步提升、用电更安全可靠外,还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电网改造前,凤凰镇内无自建小水电的农村用电价格普遍每度电在1.3至1.5元之间,偏远乡村甚至高达5元。电网改造后,实施同网同价,每度电降低至0.7元。

  农网改造,使凤凰镇这个原来较为落后、贫穷的客家山村小镇,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