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古脊椎所等在贵州关岭三叠纪发现海龙类一新属种

古脊椎所等在贵州关岭三叠纪发现海龙类一新属种

信息来源:辽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2-18    浏览量: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古脊椎动物学报》(51卷1期)上报道了发现于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三叠纪卡尼阶小凹组地层中的一件近乎完整的海龙类标本。依据这一标本的一些奇特的形态,研究人员建立了海龙类的一个新属种:双列齿凹棘龙(Concavispina biseridens),为海龙类系统演化和动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海龙类是一类仅发现于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其在双孔类中的具体分类位置还有争议。近年,有趋向认为,海龙类可能属鳞龙型类(Lepidosauromorpha),与鳍龙类(Sauropterygia)关系较近。

  双列齿凹棘龙标本是一具基本完整的骨架,仅吻端、尾尖以及手掌缺失。骨架保存长度为364厘米,其中不完整的头长50厘米。这一头骨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海龙类头骨。

  据研究人员介绍,双列齿凹棘龙的脊椎神经棘下宽上窄,背缘有V形缺口,这个独特的特征未见于其他海龙类,而且其上颌骨具有两列牙齿在海龙类中也是独有的。凹棘龙没有明显的颈部,额骨前侧突接近外鼻孔,明显属于海龙科。

  新种最明显的鉴定特征是:上颌骨前端有两列钝的牙齿,后部无齿;脊椎神经棘背缘形成V形缺口。凹棘龙与新铺龙(Xinpusaurus)独有的衍征包括上颌骨前段背向弯曲,颈椎数目小于5枚,肱骨近端比远端宽。这些特征指示凹棘龙与新铺龙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