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陕西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3-04 浏览量:4
2012年各地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在2013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总结描述,摘录如下。
1、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企业总收入2.4万亿元,是2007年的2.7倍。全社会研发强度达到5.8%,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38.2%。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发展,六大高端功能区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40%。
2、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设产业化重大项目140项,“天河一号”、“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投入应用,新引进3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新增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小巨人企业1800家。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队伍继续壮大。专利申请14万件、授权5.9万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3%提高到2.7%,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3、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组织实施500多个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新建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2.3万件、1.5万件,是2007年的2.9倍和2.8倍,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4项。
4、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86%提高到1.17%,省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达到337家,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4项,授权发明专利4386件,成功开发了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装备、煤基合成油、新一代激光显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累计引进两院院士4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37名,新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6万名、高技能人才28.2万名。
5、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10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集中攻克了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大的关键技术,拥有30多项世界首台套技术、工艺和设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32户发展到158户。
6、辽宁省:攻克重大关键技术600项,开发重大技术装备和新产品200项。国家级高新区增至6个。有效发明专利1.3万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5%。
7、吉林省:取得高速轨道客车、生物基化工醇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由2007年的2个增加到8个,多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8、黑龙江省: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不断增强,525项科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科技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9、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型客机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落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上海光源、光刻机研制等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16%。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2件。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
10、江苏省: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于全国首位,2012年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23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去年的专利授权量达到了27万件,是2007年的8.5倍,发明专利授权达到了1.6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6.5%。新兴产业销售跨过四万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跨过了四万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了37%以上,总量达到4.5万亿,新兴产业的销售收入突破了四万亿,达到了40416亿,增长18%。
11、浙江省: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二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3.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50∶45.2。
12、安徽省:强化创新驱动,开展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实施151项科技攻关和89项自主创新项目,启动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066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3家企业获首届省政府质量奖。
13、福建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省89%的研发投入、81.8%的研发人员、60.9%的专利授权集中在企业。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拓展“6·18”等创新平台,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7%。
14、江西省: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1.2%。
15、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9.1%。出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6条政策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12条措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16、河南省: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完善创新载体,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8家、达到5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8家、20家,累计获得7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新当选两院院士5名,2012年专利授权量达到2.7万件、是2007年的3.8倍,国家区域性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户河南。
17、湖北省: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由3个增加到11个,过百亿元的企业由11家增加到2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18、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达到8567.5亿元,是2007年的3倍,实现利润1320亿元,是2007年的2.7倍;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五年新增6个千亿产业,总数达到9个;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6%。五年取得4500多项科技成果,涌现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育种等重大成果;五年获得授权专利6.8万件,新增全国驰名商标174件。
19、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推动出台实施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和专利条例。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3%提高到2.1%,技术自给率从53.9%上升到68%。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受理量稳居全国第一。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共实施合作项目2万多项,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2万亿元。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超材料、中微子、基因组、干细胞等方面创新成果跻身国际领先水平。获得973首席科学家项目37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37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成功引进三批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57个和领军人才49名。
20、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和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建设,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自治区级工程院、38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00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100家自治区级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100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发展,新增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聘请116名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48名八桂学者。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举办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实施质量兴桂战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广西制造”的影响力。
21、海南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全省累计投入科研经费4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23%上升到0.49%。实施国家、省科技计划2946项,专利授权3534件,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3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6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家。淘汰小炼钢88万吨、小水泥287万吨、小造纸3.2万吨及一批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照明示范省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22、重庆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38%,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7倍。
23、四川省:在科技创新上,全社会研发投入五年累计约13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科技投入五年累计193亿元,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新增一批省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7个,预计带动实现产值5200亿元以上。军民结合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是2007年的4.8倍、5.4倍。
24、贵州省: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计划”,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我省,开工建设88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专利授权1.6万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2.2%。
25、云南省:对全省工业跨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推进,创新谋划滇中产业新区,全力实施工业发展“3个10千亿工程”,加快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6、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覆盖47个县(市、区)。
27、陕西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财政科技拨款的6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启动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推广“延长模式”,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与实体经济结合。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成立了西北首家专业科技银行。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正式运营,沣东新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咸阳、榆林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全省专利授权量1.5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28、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综合科技水平从全国第21位提高到第17位。科技项目综合投入产出比由1∶3.5增加到1∶5.4。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由37.5%提高到42.5%。
29、青海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预计达到46.4%,有效发挥了引领作用。
30、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1个,取得科技成果870项,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专利4051件,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走在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柔性引进院士80人、知名专家181人,全职引进博士244人。
3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创新型新疆建设不断加快,财政投入科技发展资金32.4亿元,增长22.5%,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3.9个百分点。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非高炉炼铁、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乌鲁木齐、昌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创新型县市试点进展顺利。
(数据来源:2013年各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