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基因组所等在神经胶质瘤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基因组所等在神经胶质瘤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3-03-15    浏览量:4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于军研究员带领其团队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开展合作研究,比较了中国人群中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和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的基因组变异,找出了肿瘤相关的不同水平的差异,比如核酸序列、基因和富集的代谢通路和细胞生物学功能。该学术论文已于2月22日在PLoS ONE杂志发表,并被GenomeWeb网站的“The Daily Scan”评论。于军研究组王大鹏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神经胶质瘤(Gliomas)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恶性分级组织学分为I~IV级。大量的基因组畸变和基因表达研究已经找出在某些方面影响胶质瘤的基因,包括细胞功能、代谢途径、神经发育、肿瘤抑制等方面。然而,针对于中国人群的胶质瘤基因组变异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仍然欠缺。

  此次,研究人员针对于中国人群比较分析了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间的基因组变异,结果显示高分级胶质瘤基因组在染色体区带(cytoband)水平的缺失明显多于低分级胶质瘤。该项研究不仅在不同程度上验证了从前的研究结果,而且新发现了一些区分这两种级别胶质瘤的功能类别,比如,低级别相关的功能为“花生四烯酸代谢”、“DNA结合”和“DNA依赖的转录调控”;高级别相关的功能为“刺激神经组织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神经元胞体”和“对细菌的防卫反应”。该研究发现的两种级别胶质瘤的不同分子信号将为不同级别胶质瘤在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差异化对待提供依据,为基因学研究成果到临床医学的转化搭建一座桥梁。

胶质瘤相关的生物学通路构建的网络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