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3-19 浏览量:4
春回大地忙农事。初春的科尔沁大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备耕景象。与往年那种买种、购药、备肥、选机器等热热闹闹忙备耕的场景相比,今年的科尔沁农民却“玩”起了新时尚。许多春耕新事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农民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变化。
网络“备耕”。“鼠标一点,各种农业信息立刻就出现在眼前,这比以前到处打听消息要强多了。”连日来,清河镇的后曹村的刘柏凤正忙着上网,查看果树栽培和农业种植的相关信息。他告诉笔者,他种田已经20多年了,过去种田凭经验、看年景,现在凭技术、看市场,网上能查信息、找商户、解难题、看农业政策一年的农事就有了底,增产增收就更有盼头了。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像刘柏凤一样从网上查找信息备春耕已成为科尔沁区农民的一大新时尚, 新一代农民的“网络备耕”也让科尔沁大地的春季农事实现了信息化。家住丰田镇民主村的杨枫林告诉笔者,“村里大部分耕地都种玉米,我时常上网查查,看看别人是怎么管理的,不用出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有了网“专家”,种地赚钱不再是难事。”
科技“上门”。“今儿个有课,说是要讲农资,一块儿去听听吧!”一大早,科尔沁区庆河镇顶河兴村赵景文和邻家的老王,相互招呼着来的村委会的电教室,电教室里悬挂的“春耕备耕农资培训”红条幅格外醒目,他们到时,近300名村民早把电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眼下正是春耕播种季节,农资市场品牌多、品种多,如何科学选肥、施肥,是保证庄稼收成的关键,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如何辨别真假化肥的知识”。农牧业局选派的的高级农技师郝春明直奔主题“辨别复合肥的真伪有多种方法。首先是看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再看形态、看颜色、闻气味、凭手感…….” 边讲边放着幻灯片,随后,又带村民到不远处的田间现场操作,给村民讲解了化肥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村头讲课,地头示范。这样的农技培训,眼下在科尔沁区随处可见。以往这类培训都是组织农民参加,如今农民是挣着去听讲,科尔沁区农业部门也适时地把改变讲课形式,由农户根据需要“点菜”,科技人员因需施教,照单“做菜”,通过科技讲座、培训班、示范带动等手段,走进乡间讲科技,贴近农民搞服务,累计培训农牧民6.5万人次,把科技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农资“团购”。在科尔沁区农资配送中心,笔者见到了正在往车上搬运化肥的清河镇海舍利村吴海青。他告诉笔者,今天他是和村里的三户农民一起来城里“团购”农资的,说起“团购”的好处,他高兴地说,“团购,因为买的货多,所以不仅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也省事省时,还可以免费享受到农业技术的指导,如果一旦发现买回来的农资有质量问题,还可以‘抱起团’来依法维权。” 在如今的科尔沁区各乡镇,村民们直接去各批发点“团购”农资的方式已逐渐兴起,他们一改过去传统的消费方式,无论是化肥、种子,还是农膜、农药,在购买时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变一家一户分散购买到左邻右舍合伙“团购”,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