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助推民营经济 扶持中小企业 弘扬闽南文化
助推民营经济 扶持中小企业 弘扬闽南文化
信息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3-03-20
浏览量:4
赋予泉州民营企业更多政策优惠,为准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更好环境,支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日前,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黄少萍,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郑新聪领衔向大会提交的5件建议,件件紧扣泉州实际,反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泉开展商事登记
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审批与监管、监管与自律高度统一的新型商事登记制度,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对于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活跃和繁荣,提升城市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已在广东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的试点。此前,福建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泉州市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意见》把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列为推进泉州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
《关于批准在泉州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认为,现行商事登记制度存在企业准入门槛高、程序繁琐、效率较低、行政性干预过多等问题,建议国务院批准在泉州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形成直通泉州的
煤运铁路大通道
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快速通道项目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止于江西省吉安市,全长约1860公里,已于去年年底举行开工仪式。为了对接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快速通道,福建省规划了江西吉安经福建永安至泉州(以下简称“吉永泉”)铁路,包括福建省长汀经永安至泉州铁路(以下简称“长泉铁路”)和永安至江西吉安铁路。其中,长泉铁路线路全长279公里,永安至泉州段166公里。
《关于支持江西吉安经福建永安至泉州铁路建设 对接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的建议》认为,吉永泉铁路项目可以增强煤运通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形成海西通往中西部地区的新通道,同时促进沿线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将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从江西吉安延伸至福建永安、泉州,与福建省已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网规划的长(汀)泉(州)铁路相衔接,形成直通福建港口的煤运铁路大通道,并将该项目列入2013年开展前期工作计划项目,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在泉设立国家级“民营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泉州素有“民办特区”的美誉。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工业增加值2429.89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1.8%;就业人数占全市九成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5%以上。经过多年发展,泉州市民营经济已呈现集群化、市场化、品牌化、资本化四大显著特点。
因此,《关于在福建省泉州市设立“民营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认为,泉州是福建省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基础、有能力成为国家级综改区。而且,在泉州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示范作用。建议国家批准在泉州设立国家级“民营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泉州在建立多元化的民营企业进入机制、推进民营企业国际化、探索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多种途径、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健全土地保障体制机制、调整民营中小微企业财税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权利。
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泉州为主要核心区域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特有地域文化形态。《关于支持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建议》认为,从历史渊源、文化遗产成果、泉州与台港澳和对外关系,以及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现状等方面考量,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
泉州闽南文化保护传承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关于支持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建议》建议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升格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今年将在泉州举办的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给予支持,在泉州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支持泉州闽南文化遗产申遗工作,赋予泉州更为灵活的文化对台对外交流政策,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项资金,以更好地推进闽南文化保护工作。
为准金融机构发展提供宽松税负环境
泉州有13万家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市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企业等准金融机构,探索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已开展经营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2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48家、典当行企业44家,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经营监管、税收体制等因素,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关于泉州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企业享受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的建议》认为,泉州金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着力拓宽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渠道,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在泉州金改区先行先试,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企业在不良损失税前扣除、营业税等方面享受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为泉州准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税负环境。
我市全国人大代表蔡金垵建议——
在泉试点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本报讯 (记者游怡冰)泉州实体企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且作为全国第三个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具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必要基础和条件优势。为此,我市全国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总裁蔡金垵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在泉州试点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据统计,泉州市13万家企业中,只有1.7万家企业与银行业机构发生信贷关系。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依靠成本高、风险大的民间融资来满足发展的资金需求。与全国其他地方中小企业一样,融资难题已成为制约泉州中小企业的首要瓶颈。
蔡金垵建议,在泉州试点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不仅对于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允许泉州设立以民营资本为主,吸收台湾银行业、金融机构参股的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泉台合资股份制银行,无缝嫁接台湾先进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理念、产品创新经验和风险防控制度,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全国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